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

佛法知識

無始無明:什么是無明?無明就是對無我的真理以及法界實相不了解、不知道,沒有智慧的光明。

一念無明,就是不了解、不知道小乘的三法印“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、涅盤寂靜”,即一切萬法,剎那變化,沒有不變的自我;唯有涅盤,永無煩惱。

無始無明,就是不了解、不知道大乘的一實相印,又名諸法實相印,即一切萬法,之所以能生生滅滅,是因為有一個一切萬法得以產(chǎn)生的總根源不生不滅,那就是第八識。第八識含藏著無量無邊的種子——潛在的功能,所以在因緣和合的時候就能出生并住持一切法。眾生無始以來,對此懵然無知,故謂之無始無明。但無始無明并不障礙解脫,只障礙成佛。所以說到十二因緣,就有大小乘之區(qū)別。

二、行:就是身口意三業(yè),或善惡無記三業(yè)。由于無明,就不可避免地造作種種業(yè)行。眾生從無始劫以來,一直就是這樣的?;畹煤苊つ?、很無奈,全都被無明所推動。無明是造業(yè)輪回的原動力,所以斷除了無明就能解脫。

三、識:對這個識,我們要分開來講。

1、先說小乘,這個識指六識。上一世種種業(yè)行,匯集成一種強大的慣性,死的時候也不甘心死亡,由此出現(xiàn)了中陰身。中陰身的六識延續(xù)強大的無明業(yè)力,去尋找未來世之父母。一旦投胎,中陰身即滅,六識隨之亦滅。引生了一個新的生命,下一世開始了,又有一個全新的六識。

2、再說大乘,這個識指第八識。上一世種種業(yè)行所匯集成的強大的慣性保存在哪里?只有一個地方,就是第八識。因為只有第八識有這個功能,即持種的功能。故第八識也叫持種識。只有這個第八識帶著種子入住胎中,才會受孕,形成受精卵。當然,第八識入胎,是因為執(zhí)行了第七識的入胎指令,跟隨第七識而入胎的;而第七識的入胎指令,不僅是因為審查了第六識對未來父母的識別,更因為第七識受制于上一世種種業(yè)行所匯集成的強大的慣性——業(yè)力。

四、名色:名,指精神;色,指物質。名色,即身心的和合體,生命最初形成的時候,就指受精卵。受精卵位的心,只有七、八兩個識。小乘不說第七識、第八識,說到第七識時,都說意根,所以受精卵位名色之名,就只有意根。在胎中漸漸長成五根,名色之色就具足了。為什么叫名色?因為從入胎到出胎,胎兒經(jīng)歷了一個迅速長成的過程,五蘊或十八界的功能雖然具足了,但并不完善。為區(qū)別于出胎以后的五蘊或十八界,所以在胎中,就稱其為名色。

五、六入:六入就是六根已經(jīng)有了觸塵生識的作用,也就是六塵能夠入根、入識,十二處、十八界已經(jīng)基本具足了。這是胎兒大約四個月左右的時候。由于六根觸六塵生六識,名色中之名,這時也具足了。雖然具足了,然還非常稚弱,胎兒常處睡眠之中,然亦有睡醒之時,故開始有胎動現(xiàn)象。

六、觸:胎中雖已有觸,但所觸的六塵境界極其有限,所以這里的觸,主要指初出胎以及出胎以后六根對六塵的接觸,這個觸,貫穿出胎到死之前的全過程。當然也包括五遍行心所的觸心所。因為七、八兩個識恒存,此觸心所也恒存,前六識的觸心所,則隨其識之生滅而生滅。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(lián)網(wǎng)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18日 下午8:27
下一篇 2024年5月18日 下午8:28

相關推薦
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二十五) 《瑜伽論》攝決擇分所舉的十八依因,是依大種六位差別而說,即一凈不凈位、二堅不堅位、三慢暖位、四和合位、五不平等位、六平等位。隨其所應建立前觸,不增不減。 第十一、法處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
  • 日常生活中修行(一)

    一、何謂佛法融入生活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,經(jīng)常做義工,捐贈財物、獻血、捐獻器官等等,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導的種種行為,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當中的具體體現(xiàn)。雖然我們不能斷然否定這也是佛法融入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
  • 觀世音菩薩(一)

    《一》前言 今天是觀世音菩薩的圣誕日,所以向諸位介紹偉大的觀世音菩薩。這對圣嚴本人來說,尤其感到無限的親切和無限的贊仰,因我自幼至今,無一天不是沐浴在這位大菩薩的恩光之中。 我生而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四圣諦(二)

    【二、集圣諦】 集圣諦是苦的生因,他能集生死苦,故稱為集圣諦。集就是招感集取,招感就是業(yè)力被煩惱所引發(fā)出來;集取就是煩惱在造業(yè)。因為我們過去造種種的業(yè)形成力量,加上過去與現(xiàn)在種種煩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
  • 祈愿有用嗎

    當我們心中充滿愛時,也在世界上創(chuàng)造了更多的愛、和平及喜樂。當我們的心中充滿愛時,在那一刻將這些能量傳送給另一個人,他知道與否,那并不是最重要的。安樂、慈愛、安穩(wěn)的能量是非常真實的,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
  • 地藏經(jīng)基本知識

    依外五種: 一、大師圓滿:即彼有情,具內五種生圓滿已,復得值遇大師出世。即有一普于一切諸有情類,起善利益增上意樂,修習千萬難行的苦行。經(jīng)三大阿僧祇劫,積集廣大福德智慧二種資糧,獲得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  • 地藏經(jīng)基本知識

    六、功能,如來于所作利益有情事業(yè)時,不借待作意發(fā)愿而作,因為如來于利樂有情事業(yè)已圓滿覺證無礙故,由菩薩行位無量劫來作有情利益事業(yè)的加行智為親屬故,于彼利益有情事業(yè)無量劫來恒時專志而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  • 地藏經(jīng)基本知識

    (見表一) 第六相‘如實了知默說大說’,指聲聞乘不了義教名默說;大乘教中了義宣說,是名大說?!艿孟葋硭吹萌獭竸俳庑形黄兴_所得的下中上忍,前時未得,創(chuàng)初獲得,故名先來所未得忍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  • 佛教十善

    十善包括 一、不殺生而行放生 二、不偷盜而行施舍 三、不邪淫而修梵行 四、不妄語而說實言 五、不綺語而說質直語 六、不兩舌而說調解語 七、不惡口而說柔和語 八、不貪而修不凈觀 九、…

    2024年11月7日
  • 所謂的‘佛教’

    佛教中的‘教’,其本義是教育的教,佛弟子均稱釋迦牟尼為‘本師’,所以佛與我們的關系應該是一種師生關系。所謂宗教之說,實為一種世俗流變下的產(chǎn)物。 佛教中的許多儀式、形式只是一種人為創(chuàng)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6日

發(fā)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

最近文章

推薦文章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孟连| 平舆县| 聂荣县| 枝江市| 佳木斯市| 柯坪县| 尼木县| 井冈山市| 治多县| 灵丘县| 滦平县| 吉林市| 疏勒县| 沙河市| 巩义市| 宁化县| 九龙城区| 东乡县| 岑溪市| 惠水县| 阿拉尔市| 酒泉市| 河东区| 广水市| 鹤山市| 海口市| 咸阳市| 绥棱县| 巴楚县| 麻江县| 枣阳市| 柘城县| 都江堰市| 崇礼县| 马关县| 嘉义市| 南宫市| 万年县| 平邑县| 巴南区| 北票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