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

日常生活中修行(一)

一、何謂佛法融入生活

也許很多人會認為,經常做義工,捐贈財物、獻血、捐獻器官等等,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導的種種行為,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當中的具體體現。雖然我們不能斷然否定這也是佛法融入生活,但假如心里沒有慈悲利他心和出離心,這樣的愛心與慈悲心外道也有,社會上的好心人也有,這只能算是做好事,而不是佛教特有的行為。

要想將佛法融入生活,首先心中要有佛法,如果心里根本沒有佛法,那拿什么去融入到生活當中呢?根本沒有辦法。所以首先要有正知正見,要有出離心菩提心,這樣才能將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。

無論在現實生活中,還是在整個生命輪回當中,我們最大的三個問題是:第一,貪欲心,貪財、貪名、貪所有世間的東西,終日為名韁利鎖所捆縛,這都叫做貪欲心,這是我們流轉輪回最關鍵的因素之一;第二,自私心,為了一己私利,而不惜損人利己,這也是非常嚴重的問題;第三個更嚴重的,就是執著,對任何事物,都患得患失,執持不放。正是因為這三個禍害,才讓我們流轉輪回無法解脫。而對治這三個問題的法門,才是真正的佛法

貪欲心的對治,是出離心。有了出離心,就可以斷除或控制貪欲心;自私心的對治,是菩提心。有了菩提心,就可以減少或消滅自私心;執著的對治,是證悟空性。證悟空性以后,包括貪欲、自私、執著在內的一切問題,都會迎刃而解,所以證悟空性是最關鍵的。

禪宗經常講放下、放下,怎么樣放下呢?暫時對生活生起一種厭煩心,悲觀厭世、脫離生活,躲到山里去修行,這不是放下,只是暫時的逃避。真正的放下,是從根本上知道這一切都如幻如夢,故而沒有任何執著與掛礙。

我們必須知道,對任何一個世間的有漏法,無論錢財、名聲、地位還是人,只要有執著,它一定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痛苦。執著越大,給我們帶來的痛苦越大,甚至痛苦已經超越這個東西原本給我們帶來的幸福,這是肯定的。要斷除世間所有的痛苦,首先就要斷除執著。

有些印度外道不知道這個道理,也沒有去尋找其中的因由。只是盲目地認為,輪回可以直接斷除,只要把身體毀掉,就可以成就。所以他們赤身裸體、自我虐待,甚至做出跳樓、自焚等極端行為,這些都是沒有找到輪回與痛苦根源的錯誤觀點所導致的。

凡夫一致認為,痛苦來自于外界的人、物或其他事物。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,痛苦源自于外界,這誰也無法否定,但真正的痛苦根源并不在外面,而在我們自己的內心當中,歸根結底,就是執著。

但斷除執著很難,尤其是用顯宗的保守方法去斷除,就更難了,所以我們需要一種更好、更快捷的方法,這個方法就是密宗所講的證悟空性的方法。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27日 下午6:22
下一篇 2024年5月28日 下午6:54

相關推薦

  • 日常生活修行(二)

    二、高高山頂立,深深海底行 不過,即使證悟了空性,外表上也要隨順眾生。蓮花生大士曾云:“縱使見比虛空高,取舍因果較粉細”,也即是說,見解要開放、高妙,但行為一定要保守、謹慎。 開放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
  • 四禪八定(二)

    (1)、初禪: 一個人進入欲界未到地定后,繼續修出離欲界心;如果他的定力越來越深,原本靜下來的身體,慢慢地會感覺到又再動起來。這種動觸有八種不同的感覺,即冷、暖、動、癢、澀、滑、輕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:這一句是說,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與空性——第八識如來藏的關系,也是如此。如,受不異空,空不異受,受即是空,空即是受;苦受、樂受、不苦不樂受,通通不異空性如來藏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丁、所皈依的正體 上面已經說真正的皈依處,唯有佛法僧三寶。這里應該指明所皈依的主體,使我們明確的了解正所皈依的三寶體勝。在大小乘的經論中,說到所皈依三寶的主體時,都說皈依佛寶,是皈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懷讓禪常識問答20題

    11、修什么法門,最易明心見性? 答:法無定法,法法皆可入道,門門都是般若。當參禪到心行處滅,靈其獨耀時,不是這個是什么?當持名到能所雙忘,無住無染時,不是這個是什么?當修密到寂然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禪宗六祖: 初祖達摩大師,在中國是第一位祖師,在印度是二十八代祖師;二祖慧可大師;三祖僧璨大師;四祖道信大師;五祖弘忍大師;六祖慧能大師。 以上講的是真心、妄心和合的諸法空相,下面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七) 修道所斷惑,雖然有八十一品的差別,但約其惑體來說,欲界起貪嗔癡慢四種煩惱,色界與無色界,各起貪癡慢三種煩惱,總合三界只有十種煩惱。故《俱舍論.分別隨眠品》中,說此修惑之十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戒淫,改命,求福報者必看

    戒淫,改命,求福報者必看末學手淫五年,早有戒淫之心,但和許多人一樣,斷斷續續,戒了又破,在這反反復復中,經過不斷的學習和總結,頗有心得與體會,并有所成效(已半年未犯),現拿出與大家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
  • 四禪八定與滅盡定

      一、各種禪定的差別: 佛教很注重戒、定、慧三無漏學。任何人若想修行,首先必須持戒。如果連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話,要想解脫是很困難的。持了戒后要修定,因為平時我們的心很散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
  • 佛學基本知識

    (表二十一) 第六種、色,是眼根所對眼識所緣的境界。有顯色、形色、表色三類。顯色即青、黃、赤、白四種,是分明顯現的色相,所以名為顯色,是色的實體。形色即顯色積聚的分位差別的長、短、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

發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汉中市| 雷州市| 蒙自县| 衡水市| 天长市| 轮台县| 浠水县| 广水市| 比如县| 龙州县| 岐山县| 达日县| 宾阳县| 永顺县| 新密市| 三台县| 斗六市| 泸定县| 黄大仙区| 醴陵市| 泽州县| 呼和浩特市| 遂昌县| 霍林郭勒市| 建德市| 宁明县| 清水河县| 息烽县| 银川市| 探索| 肃南| 弋阳县| 平谷区| 威信县| 故城县| 崇仁县| 扶沟县| 库尔勒市| 焦作市| 宁陕县| 南岸区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