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

日常生活修行(八)

(十三)吐痰

吐口水、吐痰的時候,念誦咒語:嗡阿西啊哈日唄梭哈。這樣痰液、口水也可以變成餓鬼道眾生的食物。對餓鬼道眾生來說,要得到這樣的東西都很不容易。

就像一個餓鬼給哲達日阿阇黎說的一樣,他說:“我流浪到這里雖然已十二年了,但只有一次一位清凈的比丘丟棄鼻涕時,我們這么多餓鬼集聚爭奪才獲得一點點,除此以外什么也沒有得到,而且我自己在爭搶鼻涕時,還被其他餓鬼打得遍體鱗傷。”

餓鬼的罪業非常嚴重,所以連人的排泄物這樣的東西都得不到,但念誦咒語以后,因為佛菩薩的加持與咒語的力量,它們就可以得到干凈的東西,這些東西在它們眼里,都會變成美食,所以念誦咒語是很有用的。

 

(十四)擤鼻涕

擤鼻涕的時候,念誦咒語:嗡嗓噶那啊哈日唄梭哈,這樣鼻涕就變成了餓鬼眼中的美味。

 

(十五)其他排泄物

排出身體上的任何一種排泄物,比如流汗等等的時候,可以念誦一個共用的咒語:嗡馬拉啊哈日唄梭哈。

 

(十六)排大小便

排大便的時候,念誦咒語:嗡布達哈日唄梭哈。

排小便的時候,念誦咒語:嗡嫩雜啊哈日唄梭哈。

 

(十七)剩飯剩菜

倒剩飯剩菜,以及喝剩的水等等的時候,念誦咒語:嗡俄嘖扎啊哈日唄梭哈。然后觀想將這些丟棄物布施給餓鬼道的眾生,這樣他們一定能得到食物。

如果愿意做,這就是真正的佛法融入生活。通過上述方法,可以讓生活的每一個階段、每一個環節,都成為菩薩道。不需要刻意做什么,也不需要單獨花費時間,自然而然從早到晚的一切,都可以轉為道用。

大乘佛教來說,做事的賢惡好壞,都是以心為主,而不是以身、口為主,正所謂:“心善地道亦賢善,心惡地道亦惡劣”。假如不重視這些方便,做任何事情的時候,既不觀想,也不念咒,則做同樣一件事,也沒有任何與修行有關、與菩薩道有關的成分,所以對現代的學佛人來說,這些方法都非常重要。

 

很多人都向往大圓滿、大手印等高法,但只能是向往、羨慕而已,沒有證悟大圓滿,又怎么能將大圓滿融入到生活當中呢?所以我們不要好高騖遠。但上述方法,卻可以真正運用到生活當中,希望大家都能學以致用。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28日 下午6:57
下一篇 2024年5月28日 下午6:59

相關推薦

  • 六波羅蜜(四)

    (六)、智慧: 智慧可分為世間智慧與出世間智慧。 (1)、世間智慧:古印度稱為五明,既是世俗慧。 1、聲明:世間的種種語言。 2、因明:世間的哲理、辯論的法則以及邏輯推理的論斷方式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
  • 佛學基本知識

    (表二十一) 第六種、色,是眼根所對眼識所緣的境界。有顯色、形色、表色三類。顯色即青、黃、赤、白四種,是分明顯現的色相,所以名為顯色,是色的實體。形色即顯色積聚的分位差別的長、短、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三) 二、涅槃 證佛位四智圓滿的時候,所證的真如妙理,完全顯現,即具得四種涅槃:(一)本來自性清凈涅槃,這是說一切諸法的真如實性,雖然是由于客塵煩惱障覆令不顯現,但其習性本來清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死亡因緣的三種類型

    按《瑜伽師地論》,死緣可以分為三類,就是壽盡死、福盡死和未舍不平等死?:唐譯為不避不平等死。   一、壽盡死  壽盡死者,謂如宿業所引壽量,一切罄盡而死,是為時死。   所謂壽盡而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
  • 懷讓禪常識問答20題

    中立史載:北宋的王安石曾問張方平:孔子去世后百年,出現了孟子,從此以后再沒有像他們這樣的圣賢出世,原因何在呢?方平答道:“不僅有,而且還遠遠地超過了孔子。”王急問是何人,方平說:“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
  • 佛家的語言和禮儀

    走進寺院,會遇到一些出家人,怎樣和他們打招呼?與他們交談有哪些禮節?這可能使許多人不知道而且想了解的。 佛家在稱呼上有一些特殊的名詞,有特定的規矩。比如一寺的主持叫“方丈”,也叫“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什么出離心(一)

    出離心是佛法專用詞,佛經里講的出離心就是取出世間的妄念,遠離世間的煩腦之事,故被稱為出離心。可是多數佛教徒認為出離心就是遠離世間法、厭惡輪回之事、日月追求解脫之道。若是這樣理解也沒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7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三十九) (二)處界次第 十二處和十八界的次第意義,如《俱舍論》界品頌說:‘前五境唯現,四境唯所造,余用遠速明,或隨處次第。’這個頌說依二義建立處界的次第:(一)約根取境義,次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五蘊(二)

    三、五蘊簡表:   ┌色--色法------物質的活動 ├受 ┐ 五蘊:-┼想 ┼--心所法 ┐ ├行 ┘      ├-精神的活動 └識-----心王 ┘ 四、詳談五蘊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二、所斷二障 (一)我法二執 菩薩所斷,總有二種,即煩惱障和所知障。二障依我法二執為根本而生起,故今先說我法二執。 一、我執:一切我執,略有二種:一、俱生我執,二、分別我執。俱生我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
發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永安市| 兴海县| 南投县| 施秉县| 井陉县| 马关县| 开江县| 凯里市| 芦溪县| 鄢陵县| 延边| 安顺市| 永新县| 桐梓县| 汝州市| 海盐县| 罗平县| 龙里县| 观塘区| 河曲县| 汪清县| 七台河市| 平凉市| 宾川县| 称多县| 方城县| 息烽县| 铜山县| 高邮市| 蓬溪县| 荥阳市| 平果县| 清远市| 汾阳市| 白沙| 宁陕县| 丰镇市| 平远县| 改则县| 都安| 库车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