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

三法印(三)

三、涅槃寂靜:

涅槃是梵文(Nirvana)的音譯,翻譯成為中文稱為圓寂。‘圓’既是圓滿;‘寂’既是寂靜。我們通常會看到 文上寫某某出家人圓寂了,此意既是表示某某出家人涅槃了,這是錯誤的,是一般人誤用的,是一般人誤用了這個詞語。‘圓寂’的意義是滅生死、滅煩惱而達到解脫無為的境界,既是不生不滅。‘滅生死’是眾生不用在三界六道中生死輪回,了生脫死了,稱為滅生死;‘滅煩惱’是凡夫有種種煩惱,如果覺悟,把全部的煩惱都放下,既稱為滅煩惱,涅槃又稱為解脫,就是解脫生死與煩惱。那么‘解脫’是怎么一回事那?打一個比喻:你們被關在監牢里面,今天被釋放,重見天日,得到自由,得到解脫,解脫有自由的意義。解脫是針對生死與煩惱來講,佛陀說我們眾生被煩惱所束縛,所以要從煩惱中解脫出來,得到自由。煩惱是我們心中的監牢,把我們的心層層的捆綁住,給予我們種種痛苦。解脫煩惱,并沒得到一物,反而是把心中的貪嗔癡及見解所執著的渣滓皆丟光。如果追求解脫者想‘得到’解脫,那就是錯了,因為解脫是‘什么都得不到’,心中無所得才叫做解脫,只要你得到一物,就沒辦法解脫,因為解脫只是把一切的煩惱放下罷了。證悟涅槃者真正見到不生不滅的諸法真相(涅槃)。我們凡夫在這世間所見到、所知道的一切都在無常的生滅(諸行無常),對不生不滅的諸法真相不知不覺;修行者解脫生死證悟涅槃時,他見到萬法原來是不生不滅的,此是諸法的真相。佛經中常說:‘證悟涅槃的圣者看到一切都是不生不滅。’

涅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?我們經常會誤解涅槃是一種境界,很多人以為我現在在生死煩惱的此岸,某某人證悟涅槃就是進入涅槃的境界,事實上涅槃并不是進入一種境界。為什么這么將呢?我們來看因果,有因必有果,如果那個因是無常的,期所形成的果必然也是無常。如果涅槃是一種境界,能進入那種境界,必然能夠出,有進、有出,就是有生滅,那么它必然是無常的。所以涅槃并不是一種境界可進、可出;涅槃也不是可以得到一物,更沒有證悟到涅槃的人,《金剛經》上說了:‘菩薩應滅度一切眾生,滅度一切眾生已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’其義是:實際上并沒有眾生進入涅槃,沒有證悟涅槃的人。因為諸法的真相是不生不滅,里面找不到一個‘我’。諸法無我,又是不生不滅,所以沒有人進入涅槃。覺悟者證悟涅槃時,并不是感受到‘我’證悟到涅槃,因為當有‘我’的概念生起時,它就生起凡夫見了,所以涅槃者很肯定,也不覺得有‘我’證悟涅槃。在這世間里,凡夫一直執著又‘我’,認為‘我’這個眾生坐在大悲殿里聽法,當你證悟涅槃,就很清楚的知道沒有我坐在大悲殿里。者是很難想像的,但是實際上就是如此。因為剛才我們是用一念一念生滅的心,正忙著在身體內、心念中、身體外、不是身體不是心以外尋找‘我’。這樣,我們的心就一念一念的在生滅,這些生滅的心都找不到我。那么,當修行者證悟諸法不生不滅時,它知道這個生滅的心都是不生不滅時,那個我去了那里呢?根本沒這回事,好像剛才我問那位居士,他真的見到它家里的豬沒有豬,也不叫做什么名字;同樣的,真正見到涅槃者,他就知道根本沒有‘我’這回事,也沒有想起有沒有我進入涅槃,所以證悟涅槃是沒有人證悟涅槃。經中說沒有中生滅度,既是說沒有眾生進入涅槃。覺悟就是無人,也無我在輪回。覺悟者真正覺悟到沒有人,也沒有我,所以沒有證悟涅槃者。這樣的覺悟者,他內心歸于平靜無生、清涼自在、無為、離一切妄想。為什么呢?那是因為他離一切‘妄想’。‘妄想’就是眾生種種的心念,根據佛法說我們眾生從出世到現在都在妄想中,這些妄想告訴我們世間種種的事情。比如剛才所講的‘雨水’,你認為天上有雨水落下,這就是妄想,實際上只不過是某種因緣形成‘水’從天上掉下來,并沒有雨水,雨水只不過是一個名稱罷了;進一步說‘水’也是一個名稱。我們在名稱里面生起種種妄想,所以當一個人沒有種種妄想之后,就不會認為有雨水掉下來,那時候他內心歸于平靜,稱為寂靜,所以涅槃是離一切妄想。一切妄想都包括在語言當中,凡夫執著語言,依據種種名稱,分別種種事物,是我們墜入種種語言、事物當中。因為涅槃是離開妄想,不在語言范圍里面,所以涅槃不可以用語言來闡釋。《法華經》上說:‘諸法寂滅相,不可義言宣。’既是此意。

雖然沒有證悟涅槃的人,但是凡夫的我們還是要依賴語言來了解它,結果佛陀慈悲,巧妙的運用語言來告訴我們,有所謂證悟涅槃的圣者,他們是:

佛陀--證悟無上正等正覺得覺者。

菩薩--證悟到無生法忍、無住涅槃的圣者。

辟支佛--證悟涅槃的圣者。

佛陀運用語言宣說這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圣者,但是學佛者千萬不要執著有阿羅漢進入涅槃,因為阿羅漢沒有說他進入涅槃,而是凡夫認為有‘人’進入涅槃。我在舉一個例子:天上的雨水滴下來,剛好滴在一朵花上,這跟你用澆花器澆花是一樣的,而你卻認為是‘雨水’滴在花上;進入涅槃只不過是諸法的因緣已經散離了,他進入涅槃,但是沒有任何‘東西’進入涅槃;既是說一個人的生死因緣已經沒有了,我們說他進入涅槃,但是并沒有‘人’進入涅槃。

我們學佛者,或時在座各位總會有一些疑問,那就是諸佛、菩薩、阿羅漢死后何去何從?佛陀去了哪里?現在在何處?釋迦牟尼佛為什么沒來救度我們?佛陀說這些疑問是迷者的無明妄想,對事物如實知見的證悟者來說,在他們的智慧中并沒有此煩惱。凡夫有無明妄想,認為有‘我’,有‘我’就有‘他’,那他是誰?他就是佛陀,所以我們要找佛陀去了哪里?如果沒有‘我’,沒有‘他’,有誰去了哪里?所以我們不可以說證悟涅槃的佛、菩薩,他們現在在哪里?根本沒有這回事。打一個比喻:比如我把一朵花放在眼鏡上,叫做‘眼鏡花’。因為我們凡夫把在湖里的水叫做‘湖水’;在海里的水叫做‘海水’;在河里的水叫做‘河水’,所以這朵花在我的眼鏡上,我把他叫做‘眼鏡花’。我把花從眼鏡上拿下,你就認為‘眼鏡花’不見了。但是當我們認真、理智的想一想,并沒有這回事,只不過我們凡夫執著名稱里面有一實體,就有東西來,就有東西去,眼鏡花亦復如是。如果你認為有眼鏡花,那就是執著眼鏡花這個名稱,而生起妄想。因為這些妄想,所以我們就生起佛陀入涅槃后去了哪里的疑問,證悟涅槃者離一切妄想,就沒有這些問題了。

我們凡夫沒有辦法知道涅槃的境界,唯有智者內證,不可以凡夫的戲論來了解。佛陀把凡夫的妄想稱為戲論,我們不可以此來分別、了解涅槃,以及證悟涅槃者何去何從。生死來去是眾生無明的妄想,這是我們凡夫迷惑之所見,把一切看成是實在。比如剛才我講的眼鏡花就是這樣產生的。因為我們執著種種妄想而迷惑,見到有生、有死、有眾生、有我,認為實在有而生起執著,就看到生、滅。實際上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,所以涅槃并不是生、滅幻相以外,還有個不生不滅的境界。既是說:我們往往誤會在生、滅中沒有涅槃,而在生、滅以外可以得到涅槃,這是不對的。因為我們妄想執著有生、滅,而看到生、滅之相,實際上在生滅當中本來是不生不滅的,所以三法印的第三個法印是涅槃寂靜,它是指萬法本來就是不生不滅,但是凡夫不知不覺,大慈大悲的佛陀卻為愚昧、執著的我們開示詮釋。

四、總結:

佛法有世間法與出世間法,如果有人演說佛法,其佛法中包含這三個真理,那么,這些佛法就是屬于出世間法,稱為究竟、了義法。既是說他所演說的佛法已經徹底地講到究竟處了;如果不符合這三法印,那么,這些佛法只是屬于世間法的范圍而已。如果徹底、清楚地闡釋佛法的話,那必定具足這三法印。比如有人說一切都無常,那是講錯了,因為諸行無常不是一切無常。如果一切都無常,那豈不是佛無常,涅槃也無常嗎?所以我們用此三法印來分辨佛法是否究竟,是否了義。

有些佛法并不包含三法印,比如:佛陀告訴我們在生死輪回中,如要離苦,就要行善,行善能使修行者升天,這只是佛法中的善法,屬于世間法,它并不在三法印的范圍。這些佛法不究竟,它只能使我們升天,不能朝向解脫,所以三法印是用來印證佛法是否究竟不究竟的。

學會這三法印,以后有人問你佛教講演些什么道理?你就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他,究竟佛法都離不開這三法印,它是宇宙的真理,我們凡夫對它不知不覺,偉大的佛陀就為我們闡釋。三法印并非屬于佛陀、佛教、或是任何宗教,但是發現此真理的人是釋迦牟尼佛,從佛陀的口中講演出來,所以稱它為佛法。佛法亦是一個名稱,就如‘眼鏡花’一樣,我們不要被這個名稱所束縛,不論何人講出的道理符合真理,它就是真理,不一定由佛說,真理任何人都可以演說,所以我們聽聞佛法時,要依法不依人。既使是殺人魔說三法印,只要說對;不是因為他是殺人魔,就認為他演說的三法印是錯的。因為真理就是真理,絕不因為是誰講演就是對或錯,所以我們要確認、辨別佛法真理的中心--三法印。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19日 下午9:26
下一篇 2024年5月21日 下午5:39

相關推薦

  • 什么是菩提心

      菩提心和善心有很大的差別,再大的善心也只能升天,而菩提心是成佛的關鍵。善心是用物質和精神關懷來解決眾生一時的苦惱,而菩提心不僅僅這樣,還能解決一切眾生究竟的苦惱。菩提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7日
  • 四念處(三)

    五、總相念處: 四念處除了這四個不同的觀行外,還有一個總相念處,既是在這四念處中觀一切有為法皆是無常、苦、無我以及空性。既是:身念處是無常、苦、無我;受念處是無常、苦、無我;心念處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天:共有二十八重,其中欲界六重,色界十八重,無色界四重。 一、欲界天(共六重): 四天王天、忉力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樂天、他化自在天。 二、色界天(共十八重): 1、初禪天:梵眾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錯過無常

    我們可以從觀察事物明顯的外觀與實際狀況,例如頭發、指甲、牙齒與皮膚等,去了解它們本質上都是不穩定、不可信賴的與不凈的。這是一種方式。如果我們加以研究,就能嚴肅地看待與認識它們,了解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
  • 讓修行融入生活中(二)

    ? ? ? ?我們亦可以同等的善巧方便,來觀察自身修行的變化。當我們修法遭遇阻逆之時,諸如昏沉、觀想不清等,應當轉化為培養清凈的洞識見地,也就是觀想所在的外境,以及一切眾生為住滿勇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
  • 什么是神通

    講到神通。大家就會聯想到飛天鉆地、七十二變的孫悟空。其實神通并非佛教的專利,因為只要有禪定功夫,那怕是邪魔外道,都會有神通的。佛家講的神通有六種:天眼通、天耳通、神足通、宿命通、他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
  • 放生應注意的幾點事項

    一.不得分別大小貴賤 一味追求放生之數量或大小,而對某些眾生遠離慈心。如見兩盆魚,心想若放這盆軀體小的眾生,則價錢和數量要比放那盆軀體大的合算。或思維買一大堆田螺的錢,還不夠買一只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10月29日
  • 六度(上)

    度也叫六波羅蜜,波羅蜜是梵語“到彼岸”的意思,六度,就是六種從煩惱到覺悟、從此岸到彼岸的方法。六度包括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和般若(智慧),布施度慳貪、持戒度毀犯、忍辱度瞋心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
  • 放生增福報四個環節需知道

    許多人都期望通過放生積福積德, 增長福報,免災免難。于是,每個月的初一、十五或佛菩薩圣誕日,就會有不少佛弟子、善男信女三、五結伴,或以家庭為單位,或多人聚集起來,到市場上購買一些水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10月29日
  • 人生八苦簡述

    投身為人實屬六道輪回中之幸事,更甚之方便可以聞之以如來正法,依教如實修行,即身成就,如此之言則實為人身難得。 雖然人道之眾生有幸為多生善業之福報,但是,人道之中同樣避免不了苦難與痛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10月28日

發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临湘市| 新余市| 公主岭市| 渝北区| 黑山县| 阿克陶县| 巩义市| 顺义区| 齐齐哈尔市| 望城县| 威海市| 射阳县| 萍乡市| 吴桥县| 剑川县| 石泉县| 焉耆| 德庆县| 怀宁县| 吕梁市| 龙山县| 崇礼县| 安徽省| 宕昌县| 根河市| 宁强县| 喀喇沁旗| 云和县| 富阳市| 莎车县| 泽普县| 辉南县| 栾城县| 郸城县| 襄城县| 会泽县| 铜山县| 九龙坡区| 淳化县| 缙云县| 泰兴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