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

佛法知識

天:共有二十八重,其中欲界六重,色界十八重,無色界四重。

一、欲界天(共六重):

四天王天、忉力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樂天、他化自在天。

二、色界天(共十八重):

1、初禪天:梵眾天、梵輔天、大梵天。

2、二禪天:少光天、無量光天、光音天。

3、三禪天:少凈天、無量凈天、遍凈天。

4、四禪天:無云天、福生天、廣果天、無想天(無想天在四禪中是一個錯誤的岔道,誤認為滅了意識就能證無余涅盤)、(下面五重也叫五凈居天,是已經證了果的圣人所居住的地方)無煩天、無熱天、善見天、善現天、色究竟天(釋迦牟尼佛在人間示現涅盤后,仍在此色界的最高頂——色究竟天,以圓滿報身為地上菩薩講一切種智的成佛之道)。

三、無色界天(共四重):空無邊處天、識無邊處天、無所有處天、非想非非想處天。

大乘成佛之道的修行次第:共五十二個,可以分成七個大層次。即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。為好記,說“信住行向地等妙”。

大乘五位:此五十二個次第又可以建立為五個階段,經三大阿僧祇劫:

第一大阿僧祇劫:

一、資糧位:從初信,到第五住。其中從初住到第五住,外門分別修前五度,即初住重點修布施,二住重點修持戒,三住重點修忍辱,四住重點修精進,五住重點修禪定,累積見道資糧。

二、加行位:第六住。重點外門修般若。見道前要加修四個法,叫四加行,即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。

為什么叫外門? 因為還沒有真正進入大乘之門。什么時候算是入了大乘之門?從第七住真見道位以后。六度(即六波羅蜜)是大乘菩薩修成佛之道的主法,但修六度有不同的階段和不同的層次。從初信位開始到第六住,都是外門修六度,而從第七住開始到第十回向,都是內門修六度。從初地開始到十地,仍然是修六度,只不過更深更廣罷了,所以六度增廣為十度,即第六般若度,又開為五度:六地重點修般若波羅蜜多,七地重點修方便波羅蜜多,八地重點修愿波羅蜜多,九地重點修力波羅蜜多,十地重點修智波羅蜜多。

所以十度就是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、方便、愿、力、智。

三、見道位:見道即開悟,因為見到了眾生修行成佛的道路。從第七住,到初地的入地心(每一地又分入地心、住地心、滿地心三個階段)。又分真見道與相見道兩種。

1、真見道:第七住。開始真正見到了成佛的道路。開始下品轉識成智。

2、相見道:從第八住到初地的入地心。熏習百法名門,圓滿下品轉識成智。悟后起修,漸伏分段生死煩惱的現行,到了初地的入地心,則可伏煩惱如阿羅漢,就是說,不會再起分段生死煩惱的現行了,但分段生死煩惱的種子要到七地滿心時才徹底斷除。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18日 下午8:29
下一篇 2024年5月18日 下午8:30

相關推薦

  • 諸佛菩薩圣誕紀念日(農歷)

      彌勒菩薩圣誕 正月初一日 釋迦牟尼佛出家日 二月初八日 釋迦牟尼佛涅槃日 二月十五日 觀世音菩薩圣誕 二月十九日 普賢菩薩圣誕 二月二十一日 準提菩薩圣誕 三月十六日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三皈五戒(三)

    (三)、佛陀制定五戒的原因: 五戒本來是做人的根本,不論佛陀制定與否,五戒中的殺、盜、淫、妄這四條戒,是人都會知道它是罪惡的,既是在沒有佛法的地方也會有人懂得要守持五戒。佛說有一種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三)諸門略義 這十一善法,不放逸、行舍、不害三種,無有別體,故是假有;其余八種,各有自體,皆是實有。十一法中,十遍善心,輕安不遍,要在定位才有輕安故。散位粗重無定,所以沒有輕安。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4月14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第二節? 果 一、圣位所斷煩惱 聲聞乘行者,從世第一位善根之間發起真無漏智,即能斷盡三界的見惑而成為初果圣人。此后更不斷地數數修習無漏圣道,即能漸次地斷盡修惑而證得阿羅漢果。故圣位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日常生活修行(三)

    三、一舉兩得之殊勝法門 很多人在聞思,也聽了《入行論》、《大圓滿前行?普賢上師言教》以及《大圓滿心性休息》等很多非常殊勝的論典,大家都很虔誠,也在根據自己的能力盡量地斷惡行善,精進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十一) (2)自類相應: 1、貪:貪與嗔、疑兩法,定不俱起,所愛的境和所憎恚的境,必不相同故。兩法的行相亦別,故不相應。為什么不與疑俱起呢?因為所愛境,必是于境已得決定;疑是于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4月14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下面簡介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。(為清楚起見,凡解釋心經原文的句子之前,都加一個記號“○”,以示區別。) 般若:讀作“bō rě”,意思是成佛的智慧,不但與世間的智慧不同,而且也與小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八) 關于十六心中分為見道和修道,與道類智為什么不是見道攝?及前七智是忍可諦理以后之智,既是已見今見,為什么也是見道攝?今抄錄《俱舍論頌疏》文解釋如下:‘論云:此十六心,皆見諦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關于死亡——三摩地中陰

    在談“臨終中陰”之前,我們必須先談“三摩地中陰”。   簡單地說,佛教徒對于生與死的觀點就是我們處在間隔里。“間隔”一詞只是為了溝通上的方便,請不要以為真的有一個實際的區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
  • 聲聞果與佛果

    (二)、三明: 宿命、天眼與漏盡三通在斷除煩惱的阿羅漢才可稱為三明。此三明是以智慧證得徹底究竟,清楚的知道是怎么一回事;而‘通’只不過有此種能力罷了。 (1)、宿命通:具有三明六通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

發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靖宇县| 胶州市| 泰安市| 江源县| 弥渡县| 米林县| 波密县| 朔州市| 佳木斯市| 兴仁县| 两当县| 汨罗市| 双江| 德格县| 犍为县| 甘南县| 安平县| 昭平县| 平度市| 广昌县| 睢宁县| 灵石县| 珠海市| 湄潭县| 团风县| 子洲县| 大宁县| 扎鲁特旗| 中卫市| 天峨县| 法库县| 阳原县| 吉隆县| 方城县| 靖宇县| 黄浦区| 郑州市| 邻水| 北川| 桓台县| 鄂尔多斯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