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

佛法知識

下面再看順觀十二因緣(十二有支)

1、無明緣行:由有如是無明故,緣于如是無明,而有六識心造作種種善、惡等有記業之行支。

2、行緣識:緣于行支之善惡業故,便有業種必須轉入來世報償,亦有不愿六識滅失之心行不斷,便致中陰階段之六識覺知心不愿使自己滅失,便致重新受生而有來世之六識心復現。

3、識緣名色:由意識等六識希望來世復現之勢力而入胎故,便有恒審思量之意根,促使來世之名與色從如來藏識中再度出生;色身之五色根具足時,來世之意識等六心便又出生現行運作,具足了名與色,便有六識之心行,便有六識心之想陰——覺知性——現前,便有識陰出現,是名緣識有名色。

4、名色緣六入:由有七識心的名與五色根的色,則色入、聲入……乃至法入便又出現,故說緣于名色故而有六入。

5、六入緣觸:由有六入故,則有觸;六入是觸之因緣故。

6、觸緣受:由有觸故則有受,苦樂舍受隨即出生。

7、受緣愛:由有受故,便有愛貪。

8、愛緣取:由有愛貪故,便有取,便時時而欲了別萬法,不欲處于無所了別之境界中,是名取支。

9、取緣有:緣于取支故,便產生后有之種子,死后再因后有之種子而入胎之勢力便增長焉。

10、有緣生:緣于后有種子勢力故,則復受生入胎,則有生。

11、生緣老死:緣于生故,則有老病死憂悲苦惱等。

12、如是謂為苦盛陰緣于生而有。如是受生之因緣,即是苦集諦之正義,此即是順觀十二因緣觀也。

如上所說因緣觀,純依二乘解脫道而說,非依大乘解脫道而說十二因緣之正觀——不是依十因緣本識的內容而作十二因緣觀——非依成佛前所修一切種智而觀。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18日 下午8:29
下一篇 2024年5月18日 下午8:29

相關推薦

  • 四圣諦(一)

      【四圣諦的意義】 ‘諦’就是如是不顛倒,既是真理。‘圣諦’是圣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真理。‘四圣諦’說四種真理:一者、苦圣諦;二者、集圣諦;三者、滅圣諦;四者、道圣諦。唯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
  • 地藏經基本知識

    三、圓滿親近法:圓滿親近善知識的方法,《瑜伽師地論》四十四卷說有四種,如彼論說:‘當知菩薩由四種相,方得圓滿親近善及。一于善友,有病無病,隨時供侍,恒常發起愛敬凈信。二于善友,隨時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  • 放生應注意的幾點事項

    一.不得分別大小貴賤 一味追求放生之數量或大小,而對某些眾生遠離慈心。如見兩盆魚,心想若放這盆軀體小的眾生,則價錢和數量要比放那盆軀體大的合算。或思維買一大堆田螺的錢,還不夠買一只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10月29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乙、諸天神等非所皈依 六趣有情之中,天趣最高,所以很多的人,都以天神為皈依處。但彼諸天,由于能力不夠,本身具諸障礙,不能為諸眾生作大利益,故不能作我們真正的皈依處《瑜伽師地論》七十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地藏經基本知識

    依外五種: 一、大師圓滿:即彼有情,具內五種生圓滿已,復得值遇大師出世。即有一普于一切諸有情類,起善利益增上意樂,修習千萬難行的苦行。經三大阿僧祇劫,積集廣大福德智慧二種資糧,獲得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七、于食知量,《偷伽師地論》第二十一卷說:‘云何于食知量?謂彼如是守諸根已,以正思擇,食于所食;不為倡蕩,不為驕逸,不為飾好,不為端嚴,食于所食。然食所食,為身安住,為暫支持,為除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放生物命要注意哪些

    放生是門學問,初發心放生人士,可委托有經驗的,放生前輩指導,并參加其放生活動,從中學取經驗,漸漸地自己便可,隨緣隨力放生,自利利他并廣為提倡。在此!放生應當注意以下幾點: (一)放…

    2024年10月28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二十三) 這六種香,都是實有,經論中沒有明文說香是假法故。問:好惡等三,攝法已盡,何須更立俱生等三呢?答:事類不同,安立初三種:起用時別,復立后三種。或將境就心,安立初三種:忘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
  • 地藏經基本知識

    《大乘莊嚴經論親近品》,更說具足十德為圓滿的善知識,如彼論說:‘若善知識,具足十種功德者,應堪親近。何謂為十?一者調伏,二者寂靜,三者除惑,四者德增,五者有勇,六者經富,七覺真,八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  • 十二因緣(五)

    九、十二因緣給我們的啟示: (一)、十二因緣流轉的順、逆觀:從‘老死’追尋到‘無明’,稱為逆觀;從‘無明’追尋到‘老死’,稱為順觀。此順、逆觀又可分為流轉門的順、逆觀與還滅門的順、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

發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德化县| 乌拉特后旗| 道真| 吉首市| 体育| 宝兴县| 百色市| 甘孜| 荆门市| 施甸县| 广水市| 灵武市| 崇州市| 通山县| 淮安市| 芦山县| 青岛市| 定边县| 蒙阴县| 沙河市| 克东县| 大方县| 万荣县| 珠海市| 万山特区| 长治县| 清远市| 横山县| 雅安市| 南漳县| 麻江县| 湄潭县| 万盛区| 华阴市| 久治县| 四川省| 清水县| 锦州市| 长丰县| 福泉市| 申扎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