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

佛教基本知識

五、怨僧會苦五相:(一)與彼會生憂苦故。即與怨憎的人相會之時,心懷怨結,引生憂苦。(二)治罰畏所依止故。倘若與已有怨恨的人有權有勢,一朝會面,畏其假借權勢治罰于己,于治罰生起怖畏故苦。或由自己對于怨家曾作不善惡行,畏其報復,受到治罰。所依,就是說怨憎的人會面是產生治罰畏的所依止緣。(三)惡名畏所依止故。與怨憎人相會,恐其誹謗自己為作惡事的壞人,誣加種種惡名惡稱,心生憂苦。或自己曾作惡事,為怨憎人所知,畏其揭露自己的丑惡名稱,心生憂苦。(四)苦逼迫命終怖畏所依止故。即由與怨憎人相會,怖畏其治罰等苦逼迫以致于命終,心生憂苦。(五)越正法惡趣怖畏所依止故。與怨憎人相見,由懷怨結不舍,為了報復怨恨,造作種種惡行,違越了善惡因果律的正法,當墮惡趣,心生恐懼故苦。

六、愛別離苦五相:(一)舍離親愛人苦。(二)由此舍離為因緣,引生語聲憂愁嘆息等苦。(三)由此憂嘆等為因緣,身受擾亂苦。(四)念其恩德等思戀其人,引生心意熱惱苦。(五)由其人遠離故,應當受用的快樂事,如聚首談心,戲論歡娛等,皆有所缺乏故苦。

七、求不得苦五相:《瑜伽師地論》說,如愛別離苦,求不得苦,當知亦爾。即(一)謀求不得苦,(二)語生愁嘆,(三)身受擾亂,(四)意生熱惱,(五)受用缺乏。

八、五取蘊苦五相:(一)生苦器故,即五取蘊是受生的苦器。(二)依生苦器故,即五取蘊為老病死等苦的生起之所依止器。(三)苦苦器,(四)壞苦器,即五取蘊是苦苦、壞苦的相重性之所隨逐(依附)器,遇緣即能現起。(五)行苦性,五取蘊體性剎那遷流不住,非安穩法,故是行苦性。

這里抄錄一段《法句譬喻經》第三《安寧品》的經文,助解五取蘊身為苦本的意義。經說:‘昔佛在舍衛國精舍,時有四比丘,坐于樹下,共相問言:一切世間,何者最苦?一人言:天下之苦,無過淫欲。一人言:世間之苦,無過嗔恚。一人言:世間之苦,無過饑渴。一人言:天下之苦,無過驚怖。共諍苦義,云云不止。佛知其言,往到其所,問諸比丘,屬論何事。即起作體,具白所論。佛言:比丘!汝等所論,不究苦義;天下之苦,莫過有身。饑渴寒熱,嗔恚驚怖,色欲怨禍,皆由于身。夫身者,眾苦之本,患禍之元;勞心極慮,憂畏萬端:三界蠕動,更相殘賊,吾我縛著,生死不息,皆由身興;欲離世苦,當求寂滅。攝心、守正,泊然無想,可得泥洹,此為最樂。’

其余諸苦的意義,應參看第一章第四節所說苦相差別。修解脫行的人,應如理思惟,引生出離心,趣求解脫道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15日 下午8:29
下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下午5:05

相關推薦

  • 三法印(二)

    二、諸法無我: 所謂‘法’就是東西有一定的相貌,保持一個時候,讓我們感受到它的存在,稱為法。‘諸法無我’告訴我們在世間的一切事物中,找不到一個‘我’的存在,所以佛說‘無我’。‘諸法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
  • 懷讓禪常識問答20題

    中立史載:北宋的王安石曾問張方平:孔子去世后百年,出現了孟子,從此以后再沒有像他們這樣的圣賢出世,原因何在呢?方平答道:“不僅有,而且還遠遠地超過了孔子。”王急問是何人,方平說:“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十一、清凈諸蓋,《瑜伽師地論》二十一卷說:‘云何清凈諸蓋?謂彼如是住阿練若,或復樹下,或空室等,于五種蓋凈修其心,所謂貪欲、嗔恚、昏沉睡眠、掉舉惡作、及以疑蓋。從彼諸蓋凈修心已,心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二十七) 丙、想蘊 想是取像為性,能生起種種的言說為用。我們內心緣慮境界的時候,最初一剎那,并沒有形相的感覺,由這想心所生起,才勾畫出種種的相狀:如色相、聲相、香相、味相、觸相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
  • 佛學知識

    二死:即分段生死和變異生死。 分段生死:即凡夫、外道、聲聞、緣覺以及七地以前菩薩的生死,因為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還沒有斷盡;初地以上的菩薩雖然能“伏煩惱如阿羅漢”,但為了保留身體,常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四、順抉擇分 (一)暖位 修解脫行者,在修習總相念住之后,其觀智漸次成熟,乃至增進成為上上品,即能引生順抉擇分四善根位的初位善根,名為暖法。無漏圣道,猶如于火,能燒毀其粗硬不調如柴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真正的慈悲和愚蠢的慈悲

    什么是真正的慈悲?什么又是愚蠢的慈悲?在靈性修行的圈子里,這是最令人困惑的議題。 邱陽?創巴仁波切在這兩個名相上作了重要的區分。 在我們這個東方國度里,尤其是新時代、新靈性的圈子里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
  • 地藏經基本知識

    六、功能,如來于所作利益有情事業時,不借待作意發愿而作,因為如來于利樂有情事業已圓滿覺證無礙故,由菩薩行位無量劫來作有情利益事業的加行智為親屬故,于彼利益有情事業無量劫來恒時專志而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  • 關于死亡——睡夢中陰

    談到“睡夢中陰”,我必須再次建立兩個端點。從你入睡到醒來的這段時間,我們稱為“睡夢中陰”。很多密乘佛教徒很喜歡睡夢中陰,因為它有點類似死亡,它是短暫的死亡,但同時你還享有每日清晨再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無始無明:什么是無明?無明就是對無我的真理以及法界實相不了解、不知道,沒有智慧的光明。 一念無明,就是不了解、不知道小乘的三法印“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、涅盤寂靜”,即一切萬法,剎那變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

發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武清区| 上蔡县| 广东省| 沾化县| 始兴县| 宝坻区| 江都市| 新竹县| 潮州市| 昭觉县| 龙胜| 龙井市| 肃北| 弥渡县| 吐鲁番市| 广宗县| 彭阳县| 洞头县| 呼和浩特市| 无锡市| 砚山县| 临武县| 海门市| 定襄县| 赤峰市| 来宾市| 绥宁县| 玛曲县| 旬邑县| 商丘市| 红河县| 驻马店市| 四子王旗| 安达市| 石阡县| 都安| 清镇市| 广德县| 清水河县| 临泉县| 淄博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