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

佛教基本知識

(二)思惟諸苦

在思惟諸苦中,特別是思惟生老等八苦,最能引發(fā)出離心。生等八苦,在《瑜伽師地論.攝決擇分》第六十一卷中,各說五相,修解脫行的人,應(yīng)如理思惟。

一、生苦五相:(一)眾苦所隨故苦,即有情生于地獄趣,及一向受苦的餓鬼趣中,并諸胎生和卵生有情生時,為種種逼迫憂苦之所隨逐故。(二)粗重所隨故苦。由三界諸行,為煩惱品粗重所隨逐;由此隨逐,三界有情諸蘊生起,性不調(diào)柔,不自在轉(zhuǎn),故名粗重所隨故苦。(三)眾苦所依故苦。即生為眾苦的所依,由有生故,衰老病痛等眾苦差別依之而起。(四)煩惱所依故苦,有情既受生已,于可愛境生愛,于憎恨境起嗔,于中庸境起癡;由是因緣,身心昏蕩,不能寂靜安隱而住,生起種種煩惱,是名煩惱所依故苦。(五)不隨所欲,離別法故苦。即諸有情,生者皆死,所有壽命,死為邊際,死為終極,如是死事,非諸有情所愛,然死苦必受,是為不隨所欲,離別法故說生為苦。

二、老苦五相:即諸有情,由五處衰退故苦:(一)盛色衰退故。即膚黑發(fā)白,皺紋充滿等,諸非可愛的衰老色現(xiàn)。(二)氣力衰退故。于諸事業(yè),無操作能力,及容易染患疾病等。(三)諸根衰退故。即眼昧耳聾,身體尪羸等。(四)受用境界衰退故。即于可食可用的境物,由力能衰朽,或由于不利于衰老的人,不能受用。(五)壽量衰退故。時分已過,壽量唯減,命將終極。

三、病苦五相:(一)身性變壞故。由四大乖違,腫脹羸劣,壯熱煎寒,疼痛僵硬,麻痹癱瘓等。(二)憂苦增多,由于病苦纏身故。于身逼迫,引起內(nèi)心無限憂苦,與時日俱增地住于痛苦中,悲愁地度過日夜。(三)于可意境不喜受用故。人在害了病的時候,平時心意中喜愛好樂的飲食等境界,由病苦逼迫,不再喜愛受用:或由于有增加病苦的危險而不能受用。這就是受用不自在苦。(四)于不可意境,非其所欲,強受用故。由于有病,于不可愛樂的藥物、針灸、刀割等境,雖非所欲,為了治病,也得勉強受用,引生領(lǐng)納苦境之苦。(五)能令命根離壞故。由于見到自己病重難治的時候,多知自己命根將很快地舍離根身而斷壞,趣于死亡,引起悲哀痛苦。

四、死苦五相:(一)離別所愛盛財寶故。由于死時舍離自己一生辛勤勞苦營謀追求積聚守護的豐盛財產(chǎn)寶物,心生痛苦。(二)離別所愛盛朋友故。許多知交善友,一生得其協(xié)助,成就了自己的知識事業(yè)等,情長誼深,死則永舍悲痛。(三)離別所愛盛眷屬故。至親至愛的父母妻子兒女等,團聚歡樂,在生不愿暫時有別,死則永遠舍離,痛切心腑。(注)(五)于命終時備受種種極重憂苦故。死時四大分離,眾苦交加,故其憂悲痛苦,至極尤重。
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互聯(lián)網(wǎng)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(wù),不擁有所有權(quán),不承擔(dān)相關(guān)法律責(zé)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(quán)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(nèi)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15日 下午8:29
下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下午5:05

相關(guān)推薦

  • 業(yè)力與輪回(三)

    六、業(yè)的自性: 佛法中所講的‘緣起性空’是最講究的法。這句話之意是:一切法都是眾因緣在生滅,它的本性不可得,起行本空,沒有自性,不是永恒存在,是無償?shù)模@是萬法的實相,就是空相。這…

    佛學(xué)知識 2024年5月21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九) ‘三我所’即:初想應(yīng)我所,次隨逐我所,后不離我所。 ‘各有三所’即:我纓珞,我僮仆,我器具。 2.邊執(zhí)見:謂即于彼,隨執(zhí)斷常,障處中行,出離為業(yè)。由于前我見,執(zhí)我已,隨逐…

    佛學(xué)知識 2024年4月14日
  • 關(guān)于死亡——三摩地中陰

    在談“臨終中陰”之前,我們必須先談“三摩地中陰”。   簡單地說,佛教徒對于生與死的觀點就是我們處在間隔里。“間隔”一詞只是為了溝通上的方便,請不要以為真的有一個實際的區(qū)…

    佛學(xué)知識 2024年5月29日
  • 讓修行融入生活中(二)

    ? ? ? ?我們亦可以同等的善巧方便,來觀察自身修行的變化。當我們修法遭遇阻逆之時,諸如昏沉、觀想不清等,應(yīng)當轉(zhuǎn)化為培養(yǎng)清凈的洞識見地,也就是觀想所在的外境,以及一切眾生為住滿勇…

    佛學(xué)知識 2024年5月28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無始無明:什么是無明?無明就是對無我的真理以及法界實相不了解、不知道,沒有智慧的光明。 一念無明,就是不了解、不知道小乘的三法印“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、涅盤寂靜”,即一切萬法,剎那變…

    佛學(xué)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色:有四種,即顯色、形色、表色、無表色。其中只有顯色是色的實體。 1、顯色:就是顏色,眼識所了別的只有顯色。佛教里說的顯色,粗說只有四種,即青、黃、赤、白;細說則還有明、暗等。 2…

    佛學(xué)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二十二) 可意等三種,由境有勝劣,情有順違,故成益成損;可意的益,不可意的損,俱則通于二種。因受等三,由發(fā)聲的音大種別故,聲成差別。世成等三,其言雖同,依人成別。或由人有別故亦…

    佛學(xué)知識 2024年5月13日
  • 觀世音菩薩(六)

    《六》觀世音菩薩的法門 觀音法門很多,大致分為顯密二門。密法多用觀想,必須身口意三業(yè)齊修,修學(xué)者必須師師傳承,師弟親授,修行時必須供養(yǎng)、作觀等儀軌壇場,而且不是短時能夠成辦。顯法則…

    佛學(xué)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真正的慈悲和愚蠢的慈悲

    什么是真正的慈悲?什么又是愚蠢的慈悲?在靈性修行的圈子里,這是最令人困惑的議題。 邱陽?創(chuàng)巴仁波切在這兩個名相上作了重要的區(qū)分。 在我們這個東方國度里,尤其是新時代、新靈性的圈子里…

    佛學(xué)知識 2024年5月29日
  • 六度(上)

    度也叫六波羅蜜,波羅蜜是梵語“到彼岸”的意思,六度,就是六種從煩惱到覺悟、從此岸到彼岸的方法。六度包括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和般若(智慧),布施度慳貪、持戒度毀犯、忍辱度瞋心…

    佛學(xué)知識 2024年5月19日

發(fā)表回復(fù)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马龙县| 油尖旺区| 宜宾市| 大厂| 齐河县| 乐都县| 抚松县| 沙洋县| 利辛县| 永登县| 金门县| 竹北市| 吉林市| 夏津县| 大名县| 北川| 阿瓦提县| 香港 | 安丘市| 绵竹市| 湄潭县| 宕昌县| 合作市| 积石山| 和田市| 高淳县| 马尔康县| 沁源县| 阆中市| 南溪县| 札达县| 禄丰县| 礼泉县| 六安市| 长垣县| 芮城县| 南郑县| 新野县| 昆山市| 成武县| 白银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