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

讀日杲禪師《語錄》

讀日杲禪師《語錄》

  民國·李鼎昌世衰教微,風俗頹敗,道德仁義之士,云散風流;機械變詐之習,日新月異。既無宣圣①之周流行道,又無閩洛②之倡明絕學。以故社會中蚩蚩者流,如泛舟于汪洋巨浸而莫知所止。儒學衰微,理學不振,此誠可悲可痛之時會也。況當過渡時代,學術龐雜,墮緒將湮,而三教薪傳,實行者有幾?黃冠緇流③,墨守丹鉛之儔,非不演法傳戒,力圖保守,然使不能身體力行,倡明教理,恐亦無如此社會潮流,此又可嘆可痛之現象也。

乃者大德日杲④,匯集《語錄》一卷,欲為此苦海迷徒作一寶筏,其用心亦良苦矣。夫當此天人絕續之交,物欲橫流之會,有此書以維持于其間,使社會中人先知善惡,次知學術,次知道德以免此天演之大淘汰,未必非國家之一輔助品也。或者曰:“天道遠,人道邇⑤,今舍其邇而談其遠,毋乃惑乎?”仆曰:“此正以遠者而發明夫邇者也。”一般人民,舍人道而趨天道者久矣。今試讀《語錄》之言,何者非談人道乎,蓋天道即人道也。人茍能盡人道,則天道自在其中,若舍人道而務玄虛,則反失天道矣。

夫往昔圣真,皆已沒之救世者也。其拳拳之心,千古不易。然則垂諭作訓,多方化導,其跡似異,其理實常。仆愿閱此書者,勿以神佛視之,以人視之可耳。或又曰:“神道設教,大易言之,豈誠有此事乎?”仆曰:“佛也者,妙萬物而為言者也,圣經有之。神佛之為德,其盛矣乎。夫昭昭靈靈,自昔著然。不因人信而有,亦不因人疑而無。譬之于人,亦身體耳。使無神明之心理,以默為之運⑥,則形骸即僵尸矣。故有形之天地,人得而見之;無形之天地,全在達人會悟耳。神鬼者,無形之天地也。可哀者,天道補救之日,正人道喪失之時,故神佛設教,乃天心之不得已也。

夫鴻荒之時,渾渾噩噩,既而有社⑦矣,既而有部落矣,既而有國家矣,而奇蹤異跡與夫圣哲之士,接踵于其間,故有社會則崇功報德而圣賢生;有部落則設教立條而宗教出;有國家則授方任能而政治成,此亦進化之階級也。三代而后,三教鼎立;漢唐以還,神社、宗教漸合而為一,此亦由時會人心趨向而成者也。軼史⑧流傳,蹤跡可按,每當運會衰微,其中必多靈異,蓋人不自救而神救之。變也,實其常也;幸也,實不幸也。是以讀此書者,其速悔過遷善,力行人倫道德,于人道上著力,則此書亦中流之一壺也,不知閱者亦河漢斯言⑨否。

民國三年甲寅仲秋筼庵山人李鼎昌⑩

注釋:

①宣圣:指孔子。稱“褒成宣圣公”;唐太宗稱“宣父”;唐憲宗稱“文宣王”;宋真宗稱“至圣文宣王”;元武宗稱“大成至圣文宣王”;明世宗稱“圣至先師”;清順治加稱“大成至圣文宣先師”,簡稱“宣圣”。

②黃冠緇流:黃冠,道士所戴束發之冠,緇,和尚穿的黑色衣服,后世因代稱道士和尚為黃冠緇流。

③閩洛:閩,指以南宋朱熹為首的閩學。因朱曾僑寓并講學于福建路的建陽,故名。洛,以北宋程顥、程頤為首的學派,因二程是洛陽人,故名。此閩洛即指兩學派倡導的理學。

④日杲,陜西安康雙溪寺方丈。

⑤邇:即“近”之謂,如“天道遠,人道近”。

⑥默為之運:指潛移默化之意。

⑦社:此處指基層社會組織。即以共同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而相互聯系的人類生活共同體。

⑧軼史:亦稱逸事,世人不甚知道的事跡,多指未經史書記載的事跡。

⑨河漢斯言:比喻言論夸誕,不著邊際。這里是作者的自謙之詞。

⑩李鼎昌:旬陽趙灣人,光緒二十六年恩歲貢生。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6月14日 下午9:18
下一篇 2024年6月14日 下午9:21

相關推薦
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三) 二、涅槃 證佛位四智圓滿的時候,所證的真如妙理,完全顯現,即具得四種涅槃:(一)本來自性清凈涅槃,這是說一切諸法的真如實性,雖然是由于客塵煩惱障覆令不顯現,但其習性本來清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觀世音菩薩(二)

    《二》觀世音菩薩的出典 現在我們再從藏經中檢閱關于說到觀世音菩薩的許多資料。釋尊化世之際,在各大乘經中,說到諸大菩薩之處極多,就以佛在靈鷲山的法華會上,便有八萬多位大菩薩,重要的也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三)諸門略義 這十一善法,不放逸、行舍、不害三種,無有別體,故是假有;其余八種,各有自體,皆是實有。十一法中,十遍善心,輕安不遍,要在定位才有輕安故。散位粗重無定,所以沒有輕安。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4月14日
  • 關乎解脫:佛教臨終注意事項與喪事辦理之細節(二)

    在這里,我還要向大家強調幾個問題:   第一、在死亡到來之際,不能有太大的恐慌,否則會障礙解脫。漢地的一些法師說,要以平靜的心態迎接死亡,對死亡應作六種想:  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
  • 佛學基本知識

    (表二十一) 第六種、色,是眼根所對眼識所緣的境界。有顯色、形色、表色三類。顯色即青、黃、赤、白四種,是分明顯現的色相,所以名為顯色,是色的實體。形色即顯色積聚的分位差別的長、短、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二十七) 丙、想蘊 想是取像為性,能生起種種的言說為用。我們內心緣慮境界的時候,最初一剎那,并沒有形相的感覺,由這想心所生起,才勾畫出種種的相狀:如色相、聲相、香相、味相、觸相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
  • 地藏經基本知識

    (4)聞法樂意 聽聞正法時,對于說法師和所說正法,有清凈正確的想念外,還必須澄清自己的心念,發起純正的聞法、意樂,即應該以無雜染心,無散亂心,去聽聞正法。 如《瑜伽師地論》三十八卷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五) 四、十力 如來證得實相的妙智,能夠了達一切境相,堅固最勝,沒有可以破壞和超勝他者,故名為力。力有十種:一、知是處非處智力。處,即合道理義,非處即不合道理的意思。如來于一切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三、稱為寶的意義 佛法僧三種為什么稱為‘寶’呢?因為他是指示眾生斷惡修善,離苦得樂,解脫系縛,得大自在的導首,極為尊貴,如世間的珍奇寶物,所以稱之為寶,《寶性論》中,用世間珍寶的六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三十九) (二)處界次第 十二處和十八界的次第意義,如《俱舍論》界品頌說:‘前五境唯現,四境唯所造,余用遠速明,或隨處次第。’這個頌說依二義建立處界的次第:(一)約根取境義,次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
發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三门县| 霍邱县| 昭觉县| 博白县| 九龙城区| 铜川市| 白山市| 宁津县| 泗阳县| 哈尔滨市| 日土县| 鄂伦春自治旗| 托克逊县| 茂名市| 铜鼓县| 额济纳旗| 合江县| 界首市| 金川县| 朝阳县| 郧西县| 塘沽区| 霍州市| 义乌市| 拉孜县| 江津市| 饶平县| 南丰县| 建昌县| 庐江县| 买车| 临汾市| 清徐县| 宜昌市| 鲜城| 丹东市| 隆德县| 都昌县| 菏泽市| 永吉县| 讷河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