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

佛教基本知識

三、稱為寶的意義

佛法僧三種為什么稱為‘寶’呢?因為他是指示眾生斷惡修善,離苦得樂,解脫系縛,得大自在的導首,極為尊貴,如世間的珍奇寶物,所以稱之為寶,《寶性論》中,用世間珍寶的六種譬喻,來說明佛法僧稱為寶的意義:(一)稀有義。如世間寶物,貧窮的人不能得到;三寶也是這樣,沒有善根的眾生,百千萬劫不能值遇。(二)離塵義。如世間的珍寶,體質(zhì)上沒有瑕穢;三寶也是這樣,絕離一切有漏的塵染,最極明凈,故名為寶。(三)勢力義。如世間珍寶,能除貧困,醫(yī)治病毒等,有大勢力;三寶也是這樣,具足不可思議的神通威力,故名為寶。(四)莊嚴義。如世間珍寶,可以莊嚴世間,令世間美妙;三寶也是這樣,具有無量的無漏功德,能莊嚴出世間,故名為寶。(五)最勝義。如世間寶璧,在一切物中最為殊勝;三寶也是這樣,是出世間的無漏法,最極殊勝無上,故名為寶。(六)不改義。如世間的真金,燒打磨等,本質(zhì)不能改變;三寶也是這樣,是無漏法故,不為世間的稱、譏、苦、樂、利、衰、毀、譽八風所傾動,恒常不變,故名為寶。《心地觀經(jīng)》報恩品以堅牢、無垢、與樂、難遇、能破、威德、滿愿、莊嚴、最妙、不變十義說明佛法僧得名為寶的意義,結(jié)語說:‘佛法僧寶,具足無量神通變化,利樂有情,暫無休息,以是義故,諸佛法僧,說名為寶。’

四、三寶的種類

三寶的種類有六種:(一)同體,(二)別體,(三)一乘,(四)三乘,(五)真實,(六)住持。

(一)同體三寶。亦名一體三寶,亦名同相三寶。體即清凈法界真如法身;佛性即是法性,法性即是僧性,古名同體。今就一一體上皆具有佛法僧三義顯示如表一:

(表一)


(二)別體三寶,亦名化相三寶。佛陀在《涅槃經(jīng)》中自說,佛法僧三種名義俱異,說一為三,或說三為一,是諸佛境界,非諸聲聞緣覺所知。《瑜伽師地論》也說,現(xiàn)正等覺佛寶相,佛所證果法是法寶相,隨他教授而正修行是僧寶相,所以三寶各別有體。

(三)一乘三寶。如來所說教法,以一乘為究竟,如《勝鬘經(jīng)》說:‘說一乘道法,得究竟法身,于上更無說一乘法事。’《法華經(jīng)》說:‘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。’故依究竟歸趣來說,唯有一乘三寶,說二說三皆為權(quán)化而設(shè)。

此中根本唯取一乘所有三寶為體,約攝持來說,方便所修若法若僧,亦是一乘三寶體攝。

(四)三乘三寶。即為教化三乘人所現(xiàn)的身、所說的法、所化的僧眾,名為三乘三寶。

(五)真實三寶。即前面所說的同體、別體、一乘、三乘所有三寶的實義,所以不取有漏的法和僧。門

(六)住持三寶。佛入滅后,住于世界者,即舍利、佛像,三藏文句教理,一切出家僧眾,為世間利樂,傳持佛法不失,是為住持三寶。

三寶名數(shù)的決定和次第,在經(jīng)論中說有多義,今總?cè)〗?jīng)論中說:佛如良醫(yī),法如妙藥,僧如看病人,故此三寶不增不減。

五、三寶的差別

佛法僧三種的差別,《瑜伽師地論》以六種相來顯示它:(一)由自相差別。不由他教,自然覺悟相是佛寶;佛覺悟的果法相是法寶;隨他人教授而正修行相是僧寶。(二)由作業(yè)差別。善轉(zhuǎn)正法教業(yè),是佛寶;斷除煩惱的所緣法為業(yè),是法寶;勇猛精進地修持,增長善法業(yè),是僧寶。(三)由信解差別。于佛寶應(yīng)樹立親近承事的信解,于法寶應(yīng)樹立希求證得的信解,于僧寶應(yīng)樹立和合同一法性共住的信解。(四)由修行差別。于佛寶應(yīng)修供養(yǎng)承事的正行,于法寶所應(yīng)修瑜伽方便的正行,于僧寶所應(yīng)修共同受用財法的正行。(五)由隨念差別。念佛寶是無上正遍覺者、是世尊,具足十力、四無所畏、十八不共佛法等;念法寶是清凈無漏的出世善法,是斷除一切過患行,生一切功德的所依等;念僧寶是修清凈梵行的正覺行者,是住持佛法,弘揚佛法,自性清凈,遠離諸惡者。(六)由生福差別。于佛寶皈依供養(yǎng)等,是依一個有情生最勝福;于法寶皈依供養(yǎng)受持等,即依此法生最勝福;于僧寶皈依供養(yǎng)承事等,是依多有情生最勝福。
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互聯(lián)網(wǎng)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(wù),不擁有所有權(quán),不承擔相關(guān)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(quán)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(nèi)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13日 下午9:02
下一篇 2024年5月13日 下午9:05

相關(guān)推薦
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二)由自性故,諸天非所皈依。由于諸天神等煩惱隨逐,具諸有漏,性非清凈,倘不能自己調(diào)御,豈能調(diào)御他人?故非皈處。如來永斷諸漏:永害習氣,具三(身、語、意)不護,性極調(diào)善,亦能調(diào)御一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關(guān)于第七識: 第七識名叫末那識,在十八界中,叫意根。 十八界:即六根、六塵、六識。 六根是:眼根、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身根、意根。 六塵是:色塵、聲塵、香塵、味塵、觸塵、法塵。 六識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
  • 四圣諦(四)

    【四、道圣諦】 道是出世間的因,解脫苦的方法,通往涅槃之路稱為道。廣義的說有三十七道品,狹義的說有八正道。 (一)、修道的層次可分為五個次第: (1)、資糧位:修五停心以及四念處。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如《佛說嗟蔑曩法天子受三皈依獲免惡道經(jīng)》說:‘有一天子名嗟蔑曩法,天報將盡,唯余七日,現(xiàn)五衰相:一、身無威德。二、垢穢旋生。三、華鬘萎萃。四、身出臭氣。五、兩腋流汗。自知命終以后,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  • 海珠和尚論佛法

     海珠和尚論佛法   清·凌濟瀾光緒十五年八月仲秋,余禮雙溪寶剎,謁海珠和尚①問佛法,余曰:“方丈任事,僧俗帖然,是知和尚學通古今,今在佛門,自能探佛法奧義,悟徹菩提,究竟其理何似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
  • 地藏經(jīng)基本知識

    前面所說的皈依三寶、受持五戒、修行十善,就能得到人天善趣的異熟果報身,并得殊勝的等流果,和殊勝的增上果,及成就殊勝的功德法,與圓滿未來世成佛的凈土莊嚴,都是或順現(xiàn)受、或順生受、或順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  • 祈愿有用嗎

    當我們心中充滿愛時,也在世界上創(chuàng)造了更多的愛、和平及喜樂。當我們的心中充滿愛時,在那一刻將這些能量傳送給另一個人,他知道與否,那并不是最重要的。安樂、慈愛、安穩(wěn)的能量是非常真實的,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丙、真正的皈依處 真正的皈依處,唯有三種,即佛、法、僧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六十四卷說:‘問:皈依有幾種?……答:皈依有三種,謂佛法僧。四緣故,有爾所皈依:一由如來性極調(diào)善故,二于一切種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修斷 一、所修勝行—六波羅蜜多 菩薩于諸行位中,修習無量法門,若隨類攝,六種波羅蜜多可以攝盡;所以六波羅蜜多,是菩薩的正道,也是攝盡一切菩薩道的總行。如《解密經(jīng)》經(jīng)中佛告觀自在菩薩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十二因緣(四)

    五、十二因緣的流轉(zhuǎn)門: 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覺悟時,他于菩提樹下觀這十二因緣,發(fā)現(xiàn)眾生有生、老、病、死苦,故想要度化眾生,使他們解脫。因此佛陀從十二因緣的老死開始逆次而觀察:一切眾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

發(fā)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将乐县| 岳阳县| 宝坻区| 巴塘县| 洛浦县| 山西省| 静海县| 准格尔旗| 手游| 平南县| 玉田县| 新沂市| 台山市| 天峨县| 电白县| 凌云县| 万安县| 图木舒克市| 尤溪县| 迁安市| 札达县| 山丹县| 北辰区| 中宁县| 台山市| 顺平县| 灯塔市| 巴彦县| 镇沅| 青龙| 察隅县| 卓资县| 天全县| 临汾市| 颍上县| 黄浦区| 晋中市| 铁力市| 高陵县| 遂川县| 永丰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