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

佛法的核心在日常行持之中

?現今許多的佛法修行者,包括我自己在內,聽聞佛法開示不知多少年了,但我們的心仍像木頭般僵硬。在生活中,當一切似乎都很順利時,我們就感到快樂;但是當計劃受阻時,我們就感到受傷,而且還常刮起無法控制的情緒風暴,這是佛法從左耳進、右耳出令人困擾的征象。我們不免會懷疑:“我的習氣真的有可能根除嗎?有可能將它稍加調整嗎?想象有一天我終能抵達某個境地,那時的每個行動都會是佛法的修行,這樣想象合理嗎?”我們有如剛學開車的新手,看著教練流利地換檔、看后照鏡又踩煞車,心里想著:“我怎么有可能學會開車?”

  在某部由海意菩薩(MATISAGARA)向佛陀請法的大乘經典中,功德光王菩薩問了佛陀一個有趣的問題。他請問佛陀,如果“真諦”與“證悟”都無法以語言描述,那么我們這種凡俗、愚癡的眾生,如何能發愿成為證悟之道的弟子?佛陀回答:對教導這“不可說法”之道的人示以尊敬,當佛陀站立時,你也站立著回答;禮敬他,以有禮節的言語尊崇他;保護他、仿效他;供養他衣、食、住、醫藥與其它物資;或者只是景仰其事業、隨喜其德行、忽略其過失,這就是我所謂的“護持不可說法的修持”。佛陀同時也指出,佛法修持的核心不在持咒的多寡或禪定時間的長短,而是在一般、單純的日常行持之中。
   
  在此,以“如何與自己不喜歡的人相處”為例。雖然大多數的人不會有深仇大恨的仇家,但總會要與令自己厭煩的人打交道。對初學者而言,低調地避免沖突可算是一種修行,但是如果你必須面對全世界最厭煩的人而躲避不掉的話,你可以仿效阿底峽尊者。尊者前往西藏時,他帶了一個令人極度厭煩的人做為隨行侍者,以便讓自己有充分的機會修持安忍。雖然我們可能無法做到像他這種程度,但面對著令人厭煩又無法避免的同伴時,至少可藉此機會將“厭煩”當作修持的對象。
   
  然而,佛陀所陳述的重點是:我們心的狀態不可避免地會從日常生活的各種反應中顯示出來。例如,當計劃受阻時,你的情緒改變得多快?一分鐘前你的感覺還好,突然一陣北風吹來,勾起你過去情緒危機的全部回憶,讓你重復經歷每個痛苦的細節。你到了無法自己承受不愉快的地步,于是打電話給朋友。他注意地傾聽,而你徑自地展現所有的痛苦,完全不考慮后果,不多時,朋友也跟你同樣地沮喪、消沉起來。這么做的目的何在?做為發愿成為菩薩的你,如果感到需要縱容自己的痛苦,那么就獨自享用吧!別把其它人一起拖下情緒的瘋狂大戲之中。特別如果你是“施受法”(TONGLEN)的行者,誓言要承擔世上所有眾生的痛苦,更不應讓別人分享自己的痛苦!
   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6月2日 下午7:08
下一篇 2024年6月2日 下午7:09

相關推薦

  • 讓修行融入生活中(一)

    ? 所謂一個佛法修行者,乃是指面對任何順逆諸境,皆能轉極逆的境界為勵緣的修行人。他能清凈一切外境,且對修行的過程中一切順逆外境的經驗及相應,也能清楚地了知。修法者不應被順逆諸境所引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心法和色法: 在百法里,心法是八大心王和五十一個心所,色法就是五根六塵十一個色法; 在五蘊里,色法就是色蘊——五根、六塵;而六塵,主要是指能由六識分別的內六塵,心法就是受蘊、想蘊、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日常生活修行(三)

    三、一舉兩得之殊勝法門 很多人在聞思,也聽了《入行論》、《大圓滿前行?普賢上師言教》以及《大圓滿心性休息》等很多非常殊勝的論典,大家都很虔誠,也在根據自己的能力盡量地斷惡行善,精進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
  • 出離與虔誠(一)

    雖然我們可能相信空性見是正確的,也非常相信慈悲、寬容、布施等行為的美德,但是我們可能仍然處于思索的階段,還沒有把任何理論應用到日常生活中。有時候我們可能心血來潮想要修行,不再只是閱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
  • 十二因緣(四)

    五、十二因緣的流轉門: 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覺悟時,他于菩提樹下觀這十二因緣,發現眾生有生、老、病、死苦,故想要度化眾生,使他們解脫。因此佛陀從十二因緣的老死開始逆次而觀察:一切眾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
  • 三皈五戒(二)

    三、戒律: 戒是有所不應為;律是有所應當為。 我們每天應該誦經修持,時時提起正念,有機會要去受持種種的戒,因為佛、法、僧中的法寶就是戒、定、慧的無漏法,我們應當修學。我們皈依三寶后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五、怨僧會苦五相:(一)與彼會生憂苦故。即與怨憎的人相會之時,心懷怨結,引生憂苦。(二)治罰畏所依止故。倘若與已有怨恨的人有權有勢,一朝會面,畏其假借權勢治罰于己,于治罰生起怖畏故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什么出離心(一)

    出離心是佛法專用詞,佛經里講的出離心就是取出世間的妄念,遠離世間的煩腦之事,故被稱為出離心。可是多數佛教徒認為出離心就是遠離世間法、厭惡輪回之事、日月追求解脫之道。若是這樣理解也沒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7日
  • 地藏經基本知識

    (3)供養的重心 已說十種供養差別,其中應該注意兩點: 第一、修財物供養,應以至誠恭敬,及廣大菩提心為主,物品豐盛美妙,則其次要。如《阿阇世王授決經》中,貧女供一燈,如來為他受成佛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  • 地藏經基本知識

    (四)法隨法行 皈依三寶者的第四種正行是‘法隨法行’。法是指所證的涅槃,在一切法中,涅槃最勝,故得名法。隨法即道諦,它是能證涅槃的法,隨順于涅槃,故名隨法。行是學佛人的自心中受持此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
發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永靖县| 海阳市| 松潘县| 扶风县| 沙田区| 荥阳市| 中卫市| 苗栗县| 朝阳市| 富民县| 宁津县| 蒙自县| 常州市| 兴山县| 班戈县| 陕西省| 三江| 军事| 衡东县| 鄢陵县| 汉源县| 深水埗区| 贺州市| 金阳县| 南皮县| 葫芦岛市| 宜川县| 桑日县| 南开区| 塘沽区| 夏津县| 克什克腾旗| 兴安县| 鄱阳县| 乌拉特前旗| 同仁县| 建瓯市| 大庆市| 临武县| 五家渠市| 邵阳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