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

佛法知識

心法和色法:

在百法里,心法是八大心王和五十一個心所,色法就是五根六塵十一個色法;

在五蘊里,色法就是色蘊——五根、六塵;而六塵,主要是指能由六識分別的內(nèi)六塵,心法就是受蘊、想蘊、行蘊和識蘊;

在十八界里,心法是意根和六識,色法還是五根六塵。

能取和所取:取是攝取、取著之義。能取就是能分別、能執(zhí)著之義;所取就是被分別、被執(zhí)著之義。分別,是了知之義;執(zhí)著是抓住不放之義。能取的是前七識,而所取的,既有色法,也包括心法。

色心二法與能所二取,有一些不同之處:

能取的都是心法,但心法不一定都是能取,第八識不分別、不執(zhí)著,所以它不屬于能取,能取的只是前七識。不但如此,第八識因為被第七識執(zhí)為自我,反而成了所取的對象。所以,能取,只是前七識,而所取,是一切法。

一心,就如一只蝸牛,而能取和所取就如蝸牛頭上的兩只角。這個一心是什么?就是出生一切法的總根源,即第八識,也叫如來藏。能取、所取,相對而存在,有能取,必然有所取;有所取,也必然有能取。

下面繼續(xù)講《心經(jīng)》。

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。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。這四句是講,在無余涅盤之中,五蘊、十八界通通已被消滅,唯余第八識獨存,煩惱已經(jīng)沒有了,消滅煩惱的十二因緣法也沒用了。其實就在五蘊、十八界存在的當(dāng)下,站在第八識本體的立場上,又何嘗不是如此呢?

十二因緣:也叫十二有支,這里指小乘緣覺的修行法門,在定中觀察從生到死的三世因果。有順逆兩種觀法。十二因緣也叫十二有支。即: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。

三世:即過去世、現(xiàn)在世、未來世。現(xiàn)在世只有一世,過去、未來則有無量世。前兩支講過去世,中間八支講現(xiàn)在世,最后兩支講未來世。

一、無明:無明就是煩惱,煩惱就是無明。有兩種,一種叫一念無明,一種叫無始無明,二者加起來,叫五住地?zé)o明煩惱。

一念無明,也叫一念無明四住地?zé)溃匆娨惶幾〉責(zé)馈⒂缱〉責(zé)馈⑸缱〉責(zé)馈o色界住地?zé)馈F渲幸娨惶幾〉責(zé)酪步幸娀螅笕咭步兴蓟螅砸荒顭o明四住地?zé)溃步幸娝蓟蟆?/span>

見一處住地?zé)溃?/span>(也叫見惑)在小乘即指三縛結(jié),在大乘即是五利使。結(jié)、使,都是煩惱的異名。

三縛結(jié):即我見結(jié)、疑見結(jié)、戒禁取見結(jié)。此三縛結(jié),是證小乘聲聞初果須陀洹所必須斷除的,或說,斷除了三縛結(jié),就證初果。
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互聯(lián)網(wǎng)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(wù),不擁有所有權(quán),不承擔(dān)相關(guān)法律責(zé)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(quán)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(nèi)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18日 下午8:25
下一篇 2024年5月18日 下午8:26

相關(guān)推薦

  • 懷讓禪常識問答20題

    11、修什么法門,最易明心見性? 答:法無定法,法法皆可入道,門門都是般若。當(dāng)參禪到心行處滅,靈其獨耀時,不是這個是什么?當(dāng)持名到能所雙忘,無住無染時,不是這個是什么?當(dāng)修密到寂然…

    佛學(xué)知識 2024年6月14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三)諸門分別 (1)廢立:上來已說二十個隨煩惱的體相業(yè)用,但在經(jīng)論中所說的隨煩惱,并不僅止這二十個,如貪、嗔、癡等,邪欲、邪勝解等,趣向、前行等,都名隨煩惱。既有多種,為什么這里…

    佛學(xué)知識 2024年4月14日
  • 出離與虔誠(二)

    生起出離心,并不須要剃光了頭到廟里去——對某些人這是個好方法,但現(xiàn)代生活已經(jīng)變得太復(fù)雜了,大部分的人都不太可能那樣做。隨著世俗生活愈來愈復(fù)雜,精神生活就愈來愈墮落。佛陀曾經(jīng)說過,今…

    佛學(xué)知識 2024年5月29日
  • 什么是‘佛法’?

    佛學(xué)中所謂的‘法’,并不是人們所理解的什么法規(guī)法令的那個意思中的‘法’,在佛學(xué)的義理中,‘法’是泛指一切的事和理,及其產(chǎn)生、消亡的內(nèi)在外在之原由。那么,從這 個角度講,世法范疇中的…

    佛學(xué)知識 2024年5月26日
  • 佛學(xué)基本知識

    (表二十一) 第六種、色,是眼根所對眼識所緣的境界。有顯色、形色、表色三類。顯色即青、黃、赤、白四種,是分明顯現(xiàn)的色相,所以名為顯色,是色的實體。形色即顯色積聚的分位差別的長、短、…

    佛學(xué)知識 2024年5月13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三十五) 問:為什么依根境建立處,而不依六識立處呢?《對法述記》以兩義解答,第一義以界處相待義作解釋,即能持各界,根境能持六識,六識亦能持自己的自體,根境識各有能持義,故界立十…

    佛學(xué)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觀世音菩薩(四)

    《四》觀世音菩薩的示現(xiàn) 在佛門課誦之中,有一首觀音贊,其中有四句話,很可借來一用:「三十二應(yīng)遍塵剎,百千萬劫化閻浮。」又說:「千處祈求千處現(xiàn),苦海常作度人舟。」 根據(jù)《阿彌陀經(jīng)》所…

    佛學(xué)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六)四分:一切心心所法,都有四分:一相分,二見分,三自證分,四證自證分。分是分量、分限,心用分限有四種差別,故名四分。 相是相狀,所緣為義。即能緣心自體轉(zhuǎn)變起用的時候,無記緣心法…

    佛學(xué)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什么是出離心(二)

    什么叫做出離心?傳統(tǒng)的說法,出離心的基礎(chǔ)是厭世,就是討厭世間法,實際上,厭惡厭煩的心態(tài)是一種煩惱。原因是各種各樣的,根本的原因是太在意了,厭世就是你太在意世間的法,所以你討厭,厭世…

    佛學(xué)知識 2024年5月27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二十五) 《瑜伽論》攝決擇分所舉的十八依因,是依大種六位差別而說,即一凈不凈位、二堅不堅位、三慢暖位、四和合位、五不平等位、六平等位。隨其所應(yīng)建立前觸,不增不減。 第十一、法處…

    佛學(xué)知識 2024年5月13日

發(fā)表回復(fù)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(biāo)注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贵阳市| 章丘市| 板桥市| 凤冈县| 淄博市| 兴业县| 万州区| 罗源县| 闻喜县| 怀化市| 高邑县| 郓城县| 邻水| 高州市| 资兴市| 静宁县| 柏乡县| 乌什县| 岳普湖县| 西和县| 重庆市| 蒙阴县| 太谷县| 平顶山市| 闽清县| 新田县| 定西市| 昭苏县| 和龙市| 南澳县| 沙坪坝区| 秀山| 泾阳县| 河东区| 西青区| 淅川县| 承德市| 巴林左旗| 合阳县| 通河县| 东阳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