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

佛法知識

為什么有時好人不得好報?或好心不得好報?

首先、人們對好人、好心的概念很模糊。好人的最低標準,應該是受持五戒,即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,因為受持五戒是得人身的基本條件。因此世人所謂的好人、好心未必就真好。比如殺生,宰殺雞、鴨、魚、豬、牛、羊等,在世間人看來沒什么,自己飼養,殺了吃肉,或招待客人,或賣掉,沒什么過錯;但在佛教看來,這都是大惡業;因為只要犯了殺生一條,又不懂用懺悔、念佛等法去補救,就一定會失去人身,墮入三惡道去受報。再如好多人從事的職業,都違犯五戒的原則,諸如屠宰、打獵、捕魚、造殺生器具、造酒、賣酒等等,如此國法允許的合法的職業,自認為有理而造作的惡業,一生中不知有多少,所以,不懂修行的世間人,下一世能夠再得人身的機會極其稀少,佛說,得人身者如手中土,而失人身者則如大地土。

其次、一些修行人,其出發點無可非議,但由于入錯了門道,跟隨了“末法時期,邪師說法,如恒河沙”的邪師,跟著誹謗佛法僧三寶,或誹謗大乘了義正法,或誹謗講說正法的出家或在家的菩薩,把毀法當成護法,結果,一生勤苦,卻有意無意造下了大惡業,來世必入三惡道受報。

再次、一些人,或由于前世的善根,或由于得遇外道師,或由于某種特殊的原因等,有一點不太平常的小本事,或能知過去事,或能預知未來事,或能看到人的內臟及其病變,或能看見鬼怪神靈等等,就為人卜兇問吉,趨利避禍,除病禳災等,全然不懂不該干預因果,時間一長,自己身上便發生種種怪事,其實是邪魅入心;不知驚醒,反以為奇特,受人財物或尊敬,久之與鬼魅相應,一朝失去利用價值,鬼魅離身,羸弱昏聵,無能所為,死后必落鬼道。此事在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里有很詳細的描述。

佛地第八識中的種子,因為已經全部成為最極清凈的純善法種,不會再有任何變異,所以又改名叫無垢識。所以修行的全部過程,就是凈化第八識內的染污種子的過程。怎樣轉化呢?就是要先找到本來清凈的、不生不滅的、一切眾生皆具的、與諸佛菩薩無二無別的第八識本體——如來藏;就是說要先開悟,然后再轉依這個清凈本識。只有找到,才談得到轉依;只有轉依,才談得到凈化種子。

這個第八識如來藏,有四遍,即遍一切時(過去、現在、未來)、遍一切地(九地)、遍一切處(十二處)、遍一切界(十八界)。加起來,其實就是遍一切時空,無所不在。為什么?因為時空及時空中的一切萬法,本來就是第八識所出生、所住持的。

這個第八識如來藏,它沒有開始,也永遠沒有消失的時候,甚至沒有一剎那停頓不工作的時候,所以它永遠年輕,永遠健康,無需看醫生,無需吃藥;它靈明不昧,其了知的內涵(根身、器界、種子、七識心行等),恰恰是第六識所不了知的;在第六識中斷不行的五種情況(眠熟、悶絕、正死、無想定、滅受想定)下,它都繼續工作,它永遠不累、不睡、不吃、不喝;它的智能,它的能力,是本具的,無需學習,也無須保持,永遠不會丟失、不會變異。由于眾生無明煩惱的覆蓋,它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出來,但從來也沒有失去,如明鏡蒙塵,一旦塵垢去除,便立即照天鍳地。

而第六識所了知的,在眾生位,也恰恰是第八識所不了知的。所以,顛倒夢想、生死煩惱的是第六識,第八識則沒有任何顛倒夢想,沒有任何生死煩惱,它本來就解脫,本來就自在,本來就是天真佛。

但本來佛、天真佛還不是究竟佛、圓滿佛,因為只是第八識的本體清凈而已,本體中還含有染污的種子。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從有無漏失(漏或漏失,指煩惱,是煩惱的異名)或有為無為(為是作用的意思,有為就是有作用,無為就是無作用)、可以概括為三種法,即有漏有為法,無漏有為法和無漏無為法。世間法都是有漏有為法,后二者是出世間法。所以第八識中含藏的法種,大致也有三種:有漏有為法種,無漏有為法種,無漏無為法種。(注意:既沒有“有漏無為法”,也沒有這樣的種子)

輔導梁武帝學佛的傅大士有首偈子中說:“夜夜抱佛眠,朝朝還共起,起坐鎮相隨,語默同居止;纖毫不相離,如身影相似,欲識佛去處,只這語聲是。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所以,每個人、每個眾生都有一尊天真佛相隨,這就是我們的真心,第八識如來藏;平常人由于不知道這個真心,他們所說的真心,其實都是妄心。

我們生生世世,因真心而出生,我們的生命,因真心而存在。因為有真心永不消失,我們才會有下一世;因為有真心保存我們修行的種子,所以我們此世修行的任何功德利益,才都絕對不會喪失,才都功不唐捐。所以我們不必害怕生死,甚至不必害怕隔陰之謎,我們可以生生世世繼續不斷地學習,繼續不斷地修行,直至成佛。

有你的佛為你站崗,為你看護,累了,你可以盡管放心去睡覺,不必擔心醒不過來;有病,你可以盡管放心去做全麻手術,既可以無痛,也不用擔心醒不過來;修禪定,你也不必怕入了定出不來。你的天真佛,它忠誠無比,永遠跟著你,絕不會離棄你,決不會背叛你。即使你死了,它也不會拋棄你,它一定會再出生一個你,但它絕不是一般人所說的靈魂。你只是一世又一世“因緣”的聚和;有聚就有散,聚的時候叫生,散的時候就叫死,然而它卻不會死,生生世世,它永存不滅。這個第八識真心、天真佛,在修行的不同階段,有不同的名字,所以又叫阿賴耶識、異熟識、無垢識。

我們的心,有無量無邊的功能作用,這些功能作用,潛伏在第八識中的時候,就叫做“種子”,種子是比喻的說法;種子活動、起作用的時候,就叫“現行”,也叫“業”。業,按其產生的處所有三種,即身業、口業、意業。按其性質,也有三種,即善業、惡業、無記業。無記業是大量的,無記就是無法說它是善,還是惡。如我們平常的衣食住行,說寫讀看,眨眼呼吸等等。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17日 下午5:38
下一篇 2024年5月17日 下午5:39

相關推薦
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六、諸門分別 蘊處界的名義等,已如上說,但三科中還有很多的差別意義應該分別,故諸論中在說了蘊處界的名義之后,總有諸門分別一科。如《瑜伽師地論》五十五、五十六兩卷中,以五十八門分別: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無始無明:什么是無明?無明就是對無我的真理以及法界實相不了解、不知道,沒有智慧的光明。 一念無明,就是不了解、不知道小乘的三法印“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、涅盤寂靜”,即一切萬法,剎那變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三苦是苦苦、壞苦、行苦: 1、苦苦:純粹的受苦,如被打,牙痛等皮肉之苦以及精神上受煎熬等等。 2、壞苦:指的就是凡夫所認為的樂,因為其樂并不能常保,所謂樂的感覺很快就會過去,過去之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三十八) 五、三科名次 (一)五蘊次第 五蘊中以色蘊為首,識蘊為末,這樣的次第,在建立上是有確定意義的。如《俱舍論》界品頌說:‘隨粗染器等,界別次第立。’這半個頌文顯示五蘊的次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不生不滅:第一個特點,就是它永存,既沒有開頭,也沒有結尾。因為它正是萬事萬物的源頭。因為永存不滅,所以它真實。而世間的一切法,都是有生有滅的。生和死的概念,在世間法里,本來就是對立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
  • 什么出離心(一)

    出離心是佛法專用詞,佛經里講的出離心就是取出世間的妄念,遠離世間的煩腦之事,故被稱為出離心。可是多數佛教徒認為出離心就是遠離世間法、厭惡輪回之事、日月追求解脫之道。若是這樣理解也沒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7日
  • 祈愿有用嗎

    當我們心中充滿愛時,也在世界上創造了更多的愛、和平及喜樂。當我們的心中充滿愛時,在那一刻將這些能量傳送給另一個人,他知道與否,那并不是最重要的。安樂、慈愛、安穩的能量是非常真實的,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
  • 日常修行生活(七)

    (十二)吃飯 1、上等的方法 吃飯轉為道用的最佳方法,是把所有的食品當作會供品,自己的身體本來就是佛的壇城。安住在這種境界中,以清凈的食物供養清凈的佛的壇城,同時念一個簡單的會供儀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我見:我見、我執是生死輪回的根本原因,而我見是首要原因,因為我見不斷,就根本談不上斷我執。所以斷我見是修行的頭等大事。我見,就是認為有一個自我存在,而事實,是決定無我。認為有我,既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一)名義 隨煩惱,即隨從根本煩惱而起,故名隨煩惱。其義有二:一唯是慣惱分別差別義,即忿等十種,及忘念、不正知、放逸十三法,都是貪等根本煩惱的粗行差別分位上假立,依隨根本煩惱而起,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4月14日

發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黎平县| 钟祥市| 辛集市| 乌海市| 雅安市| 休宁县| 保山市| 吉林市| 鄄城县| 上犹县| 财经| 蒲江县| 南和县| 洛阳市| 松原市| 丹巴县| 九龙城区| 汶川县| 疏勒县| 平和县| 修武县| 丰顺县| 临清市| 苍南县| 萝北县| 舞阳县| 建阳市| 柯坪县| 环江| 阿拉善盟| 分宜县| 白山市| 安塞县| 白银市| 敦煌市| 射阳县| 枣阳市| 台中县| 瑞昌市| 保山市| 时尚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