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

佛法知識

不生不滅:第一個特點,就是它永存,既沒有開頭,也沒有結尾。因為它正是萬事萬物的源頭。因為永存不滅,所以它真實。而世間的一切法,都是有生有滅的。生和死的概念,在世間法里,本來就是對立的,生就不是死,死就不是生。但妄心如果依附于真心,把它算作如來藏的局部功能性的時候,就也沒有生滅可言了。譬如這一輩子的色身滅了,與色身共存的知覺性也滅了,投胎以前,中陰身生起,知覺性又出現了,一旦投胎,這個知覺性永遠斷滅了;但是到了下一輩子,在胎中六、七個月(最早可能會在第四個月)的時候,另一個全新的、不同于此世的覺知心又出現了。但如果不依附于真心如來藏來說,六識妄心的知覺性,就是有生有滅的法,因為不能去到未來世,因為夜夜都會斷滅,因為除了眠熟無夢斷滅外,其它四種情況下,如悶絕、正死位、無想定、滅盡定,也一定會斷滅。而入了無余涅盤的時候,意根第七識也斷滅了,也是可以滅的法。所以只有如來藏真正不生不滅。

不垢不凈:第二個特點,就是它非垢非凈,不能說它一定垢,也不能說它一定凈。垢是煩惱,無煩惱就是凈。《勝鬘經》說:“自性清凈而有染污。”這個空性,說它不垢,是說它的體是絕對純凈的,因為它根本就不分別六塵諸法,根本就與任何的煩惱都不相應;說它不凈,是說它的體內含藏的,不僅有無量無邊的無漏法種,還有無量無邊的有漏法種,有漏就是不凈。只有到了佛地,佛地的第八識,才完全純凈了。所以眾生位的第八識如來藏,一定是不垢不凈的。

不增不減:第三個特點,就是它不存在增減的問題,既不會增加,也不會減少,空性無大無小,因為空性根本無任何形相,里面所含藏的種子——功能差別——也沒有形相。所以空性不會因為大象、鯨魚的身大而大,也不會因為蚊子、細菌的身小而小,或者說,它可以隨緣,隨身大小而大小,因為不論身大身小,它都遍身而住。另外,就是他所含藏的種子,總數不變。雖然說修行的過程就是轉變種子的過程,其實惡種子消滅一個,善種子就必然相應地增加一個;善種子減少一個,清凈種子就必然增加一個。種子的總數不增不減。

什么叫種子?種子也叫界,也叫功能差別,是收藏在真心第八識如來藏中的各種潛在的功能。世間的一切萬事萬物,沒有一個不是種子變現的。我們的一言一行,一舉一動,哪怕只是揚眉瞬目,也要靠一系列的種子不斷從第八識中流注而出才能完成。

種子都有哪幾類?有種種不同的分類法。

前面講過,依有漏、無漏,有為、無為,可分為:有漏有為法種、無漏有為法種及無漏無為法種。無漏無為法本身并無種子,因為其沒有任何功能作用;但對無漏無為法的表達、思維、體證等,仍然是有種子的。

依性質而分,有善種子、惡種子及無記種子,此三皆屬染污種子,和染污相對的是清凈種子。

依百法來說,有心王法種子、心所法種子及色法種子。不相應行法和無為法,則沒有種子。

還有一些其它的分類,暫不贅述。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17日 下午5:45
下一篇 2024年5月17日 下午5:45

相關推薦
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下面再看順觀十二因緣(十二有支): 1、無明緣行:由有如是無明故,緣于如是無明,而有六識心造作種種善、惡等有記業之行支。 2、行緣識:緣于行支之善惡業故,便有業種必須轉入來世報償,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:這一句是說,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與空性——第八識如來藏的關系,也是如此。如,受不異空,空不異受,受即是空,空即是受;苦受、樂受、不苦不樂受,通通不異空性如來藏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[12]同分彼同分門:‘幾同分?謂五內有色界與彼自識等境界故。幾彼同分?謂彼自識空時與自類等故。’什么是同分彼同分?即根境識三,各作自業,名為同分;不作自業,名彼同分。如眼根取色境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如《佛說嗟蔑曩法天子受三皈依獲免惡道經》說:‘有一天子名嗟蔑曩法,天報將盡,唯余七日,現五衰相:一、身無威德。二、垢穢旋生。三、華鬘萎萃。四、身出臭氣。五、兩腋流汗。自知命終以后,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  • 五蘊(二)

    三、五蘊簡表:   ┌色--色法------物質的活動 ├受 ┐ 五蘊:-┼想 ┼--心所法 ┐ ├行 ┘      ├-精神的活動 └識-----心王 ┘ 四、詳談五蘊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三十一) (三)緣境:八識從三種所依生起現用,對于所緣的境界,各有寬狹。眼緣色,乃至意緣法,第七緣第八,第八緣三類境。眼緣色境,是緣青黃赤白等顯色,不緣長短方圓等形色。以前五識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三十二) (四)生緣:八識生起現行作用依托的因緣等可依,與緣慮的境界,及協助生起了別的作意等,通稱為識的生緣。由于諸識行相有粗細、緣內緣外、間斷不間斷等的不同,因此借助的生緣也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在家學佛如何課誦?

    ??? 課誦的原則,以定時做定課為主。內容應該包括供養、禮拜、禪坐、持名、讀誦、發愿、回向等。 ??? 所謂供養,是在佛前擺設香、花、燈、果、凈水和食物。如果條件許可,應每日換新,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6日
  • 地藏經基本知識

    4、修行差別:‘云何修行故,三寶差別?謂于佛寶,應修供養承事正行。于法寶所,應修瑜伽方便正行。于僧寶所,應修共受財法正行。’承事如前已解,供養當在下文供養中說。瑜伽是相應義,包括一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三十)  (一)凈根:凈就是煩惱,根是根本,意說在家人對于五欲起貪等煩惱,都由有受心所;出家人起我執妄見,都由有想心所,起顛倒想;故受想二法為生起煩惱最勝的根,所以別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

發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祥云县| 东乡| 洛隆县| 方城县| 察隅县| 永清县| 始兴县| 乌拉特后旗| 林周县| 广平县| 恩施市| 新田县| 普兰县| 辛集市| 上饶市| 张家界市| 庆阳市| 无极县| 保亭| 安西县| 青田县| 原平市| 平罗县| 讷河市| 华阴市| 连南| 东台市| 永寿县| 讷河市| 赞皇县| 恩施市| 通化县| 徐水县| 耿马| 临泉县| 正阳县| 新化县| 满城县| 扶余县| 府谷县| 天气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