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

地藏經基本知識

4、修行差別:‘云何修行故,三寶差別?謂于佛寶,應修供養承事正行。于法寶所,應修瑜伽方便正行。于僧寶所,應修共受財法正行。’承事如前已解,供養當在下文供養中說。瑜伽是相應義,包括一切乘的境行果等所有諸法,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應義故。如《瑜伽師地論》中廣說。又如《瑜伽論》八十三卷說:‘言瑜伽者,受持、讀誦、問論、決擇、正修加行。’總略地說,有其四種:如《瑜伽》二十八卷:‘云何瑜伽?謂四瑜伽。何等為四:一信、二欲、三精進、四方便。’所說瑜伽方便,即增進成就瑜伽的正確方法,即住清凈尸羅等。如《瑜伽論》二十八卷說:‘謂尸羅律儀增上力故,善守其念,善守念故,能無放逸,防護其心修諸善法,無放逸故,心正于內修奢摩他,增上慧法毗缽舍那。’這就是說,于法寶所,應修如是正行。共受財法,即同梵行者,同受利養,名共受財。同趣尸羅,同趣正見,名共受法。如其次第能治于利養起爭,對治違越學處,對治于法義顛倒執著。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十四卷所說應知,這是對于僧寶應修的正行。

5、由隨念差別:‘云何隨念故,三寶差別?應以余相,隨念佛寶;應以余相,隨念法寶;應以余相,隨念僧寶。’皈依者于一切時處,應各起別行,念三寶功德。佛功德不同于法僧,故念佛功德相,是法僧之余相。法功德不同于佛功德和僧功德,故念法功德是佛僧功德之余相。僧功德不同于佛功德和法功德,故念僧功德是佛法功德之余相。為顯三寶功德差別,故從輾轉相望說余相。念佛世尊是正等覺者,具足十號,有大慈大悲,是一切智者,神通無量,于諸眾生,能拔苦與樂等,我欲成佛,愿與佛同,是于佛寶起隨念行。念法是如來親證真理,為利樂有情,施設三藏十二分教,有大功德,是清凈所緣,為諸眾生離苦得樂的無上妙藥,能滅煩惱,引證菩提,我欲親證,施諸眾生,是于法寶起隨念行。念僧為佛弟子,奉行如來教法,住持圣教,是清凈行者,得無漏法,具戒定慧,能為世間無上福田,我欲同住,修習僧行,是于僧寶起隨念行。

6、由生福差別:‘云何生福故,三寶差別?謂于佛寶,依一有情,生最勝福。于法寶所,即依此法,生最勝福。于僧寶所,依多有情,生最勝福。’這是說于佛寶供養承事,恭敬體拜等,是依一有情生最勝福。因為在一佛世界中,沒有二如來同時出現,約此意義,故說依一有情生最勝福。于法寶恭敬、供養、書寫、受持、流通等,即依此法生最勝福,簡別非于外道法供養等能生福德,故說法寶名為此法。和合共住,是名為僧,故于僧寶恭敬、供養、親近、體拜等,說依多有情生最勝福。

皈依三寶的人,若能從上述六種相中了知佛法僧三寶的差別,則于三寶功德,能夠得決定的和不共的認識,也就能夠對于三寶生起不可動搖的堅定信心,故從六種因相來認識三寶的差別,是學佛的人最應該尊重學習的。

(三)由自誓愿,發心皈依三寶,必須是自覺自愿,由自己內在因力發正愿心,為證菩提,誓志愿受皈依。自誓依佛為師,依法為師,依僧為師。以這樣自發的誓愿而皈依三寶,是為清凈的正行皈依。

(四)更不說有余大師,由四因緣,是大師性,是可皈依處,已如前說。由五因緣,諸天外道,非可皈依,亦已如前說,即已了知如來與天神外道,及其教法,與弟子所有勝劣差別,唯于三寶自誓皈依,不說有余大師與教法及彼弟子為可皈依處。故皈依佛以后,以佛為師,更不皈依天魔外道。皈依法以后,以法為師,更不皈依魔外典籍。皈依僧以后,以僧為師,更不皈依魔外眷屬。如《優婆塞戒經》卷第三受戒品說:‘若皈佛已,寧舍身命,終不依于自在天等。若皈法已,寧舍身命,終不依于外道典籍。若皈僧已,寧舍身命,終不依于外道邪眾。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15日 下午8:12
下一篇 2024年5月15日 下午8:15

相關推薦

  • 業力與輪回(三)

    六、業的自性: 佛法中所講的‘緣起性空’是最講究的法。這句話之意是:一切法都是眾因緣在生滅,它的本性不可得,起行本空,沒有自性,不是永恒存在,是無償的,這是萬法的實相,就是空相。這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五) 四、十力 如來證得實相的妙智,能夠了達一切境相,堅固最勝,沒有可以破壞和超勝他者,故名為力。力有十種:一、知是處非處智力。處,即合道理義,非處即不合道理的意思。如來于一切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三法印(三)

    三、涅槃寂靜: 涅槃是梵文(Nirvana)的音譯,翻譯成為中文稱為圓寂。‘圓’既是圓滿;‘寂’既是寂靜。我們通常會看到 文上寫某某出家人圓寂了,此意既是表示某某出家人涅槃了,這是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第二大阿僧祇劫: 四、修道位:從初地的住地心,一直到等覺。此位又分兩大階段。 1、從初地的住地心,到第七地的滿地心。斷除了分段生死的現行及種子。圓滿中品轉識成智。 第三大阿僧祇劫: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第二節? 果 一、圣位所斷煩惱 聲聞乘行者,從世第一位善根之間發起真無漏智,即能斷盡三界的見惑而成為初果圣人。此后更不斷地數數修習無漏圣道,即能漸次地斷盡修惑而證得阿羅漢果。故圣位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日常生活修行(五)

    (六)進門 無論上班進辦公室的門,還是回家進自己的家門,進門的時候都要發愿:“愿一切眾生能夠進入解脫之門,進入解脫之城。” 解脫之城,也即像西方極樂世界一樣的清凈佛剎。 &nbsp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十)界系:在八個識中,鼻舌兩識,唯在欲界所系,不通上界;因為鼻舌二識,以香味為所緣境,唯欲界中有段食有香味,初禪以上,已離段食,無復香味,二識缺境無用,故唯在欲界中有。眼耳身三識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三十)  (一)凈根:凈就是煩惱,根是根本,意說在家人對于五欲起貪等煩惱,都由有受心所;出家人起我執妄見,都由有想心所,起顛倒想;故受想二法為生起煩惱最勝的根,所以別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四、順抉擇分 (一)暖位 修解脫行者,在修習總相念住之后,其觀智漸次成熟,乃至增進成為上上品,即能引生順抉擇分四善根位的初位善根,名為暖法。無漏圣道,猶如于火,能燒毀其粗硬不調如柴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食存五觀

    在佛門中,學道者吃飯時,要觀想: 一、計功多少,量彼來處:面對供養,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,并思量粒米維艱,來處不易。智度論云:此食墾植收獲,舂磨淘汰,炊煮及成,工用甚多。量彼來處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

發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洛阳市| 普安县| 刚察县| 柳江县| 宜城市| 垣曲县| 根河市| 宾阳县| 海淀区| 牡丹江市| 永川市| 廊坊市| 凤城市| 肃南| 宜州市| 金塔县| 安阳县| 浪卡子县| 迭部县| 兴文县| 孟村| 通州市| 黎川县| 星子县| 安乡县| 内黄县| 儋州市| 蕲春县| 忻州市| 海南省| 马鞍山市| 临朐县| 白朗县| 慈利县| 积石山| 满城县| 深圳市| 阿巴嘎旗| 乃东县| 柞水县| 竹北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