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

佛教基本知識

(表三十一)

(三)緣境:八識從三種所依生起現(xiàn)用,對于所緣的境界,各有寬狹。眼緣色,乃至意緣法,第七緣第八,第八緣三類境。眼緣色境,是緣青黃赤白等顯色,不緣長短方圓等形色。以前五識任運起,唯緣五塵實法,不緣假法故。耳緣聲境,唯緣徑直聲,不緣屈曲,屈曲是聲波上的轉(zhuǎn)折假法故。鼻緣香境,緣好香、惡香、俱生香、和合香等。舌緣味境,即緣甘、辛、苦、醋等。身緣觸境,即冷、暖、滑、澀等。第六意識具自性、隨念、計度等一切分別了別識中最為勝故,能緣一切境界,色心過未有無假實等法,沒有不能緣慮的。第七末那緣第八識見分,恒常無間地執(zhí)為自內(nèi)我,不緣相分識中種子及相應法以為我所,我我所執(zhí)不俱起故;以此識俱薩迦耶見任運一類恒相續(xù)生,無容別起我所執(zhí)故。第八識緣三類境:一有根身,二器世界,三種子。有根身,是指諸大種造色等合聚名身,或依止義名身,根即凈色及根依處,有根的身,名有根身。器世界即有情所依的世界,如器具為事物的所依,故世界名器。種子即第八識中保藏的一切親生自果的功能,這功能遇緣和合能起現(xiàn)行作用,如世間豆麥等種,遇著水土陽光等助緣,即能生起苗芽等作用,內(nèi)識功能也是這樣,從譬喻得名,故名種子。第八識緣這三類境,是于境生起執(zhí)受。執(zhí)有攝持兩義:一攝為自體,二持令不壞。受有領(lǐng)覺二義:一領(lǐng)以為境,二令生覺受。第八識在緣種子方面,具有執(zhí)的兩義,即攝為自體,持令不壞;具有受的一義,即領(lǐng)以為境。第八識在緣根身方面,則四義具足。在前三義上,更加令生覺受。第八識在緣器世界方面,于執(zhí)受中各具一義:執(zhí)一義即但持令不壞,受一義即但領(lǐng)以為境。這是第八識緣三類境的差別意義。
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互聯(lián)網(wǎng)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(wù),不擁有所有權(quán),不承擔相關(guān)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(quán)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(nèi)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13日 下午9:09
下一篇 2024年5月14日 下午8:00

相關(guān)推薦
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如《佛說嗟蔑曩法天子受三皈依獲免惡道經(jīng)》說:‘有一天子名嗟蔑曩法,天報將盡,唯余七日,現(xiàn)五衰相:一、身無威德。二、垢穢旋生。三、華鬘萎萃。四、身出臭氣。五、兩腋流汗。自知命終以后,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  • 五戒淺論

    五戒,是一不殺生,二不偷盜,三不邪淫,四不妄語,五不飲酒。這五戒,是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,不論出家在家皆應遵守的。一、殺生戒:佛教的基本觀念是眾生平等。佛說眾生皆具佛性,皆可成佛。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
  • 阿賴耶識是什么意思

    「阿賴耶識」是印度的語言,中文的意義就是「我」的意思。人有八識: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、末那識、阿賴耶識。前七識都有死亡、毀壞的時候,只有第八阿賴耶識的「我」,是吾人的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六波羅蜜(二)

    (三)、忍辱: 菩薩行者要忍耐種種苦。忍可分為忍辱與忍之不同。忍辱是忍受種種的惱害。六度中的忍不止是忍受各種惱害而已,它可分為三種: (1)、生忍(耐怨害忍):忍耐眾生對菩薩所做的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
  • 佛學知識

    (表四) 三、三身 這四種涅槃,總束為清凈法界,加前四智,以為五法。這五法就成為佛果位的自性、受用、變化三身。清凈法界是自性身(法身)。如《成唯識論》說:‘一、自性身,謂諸如來真凈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十一) (2)自類相應: 1、貪:貪與嗔、疑兩法,定不俱起,所愛的境和所憎恚的境,必不相同故。兩法的行相亦別,故不相應。為什么不與疑俱起呢?因為所愛境,必是于境已得決定;疑是于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4月14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[12]同分彼同分門:‘幾同分?謂五內(nèi)有色界與彼自識等境界故。幾彼同分?謂彼自識空時與自類等故?!裁词峭直送??即根境識三,各作自業(yè),名為同分;不作自業(yè),名彼同分。如眼根取色境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命運詳解十八法——如何獲得福報(一)

    (一)福報代表這一生當中的經(jīng)濟環(huán)境,有福報的人做任何事都很順利;沒有福德,做任何事都會遇到困境,經(jīng)常一籌莫展,所以福報的熏修很重要。中國有句俗話,「大樹底下好遮蔭」。一棵樹枝葉茂密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2日
  • 什么是出離心(三)

    從前有一位師父,認為自心生起出離心,因為,他看了很多關(guān)于出離心的書,從理論上了解出離心,就不是那么在乎世間上的很多事情,他經(jīng)常給別人講,到了無我的境界,就是所謂大空性的境界,很舒暢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7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佛:佛是覺義,有覺悟、覺者、覺行圓滿三義。 覺悟:覺悟就是覺醒,真正從人生的大夢中徹底醒過來。正如夢中人認為夢境一切真實,醒來才知道夢境都是虛假一樣,真醒悟的人,就知道世間的一切萬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

發(fā)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

最近文章

推薦文章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错那县| 于都县| 隆德县| 卢氏县| 商都县| 福州市| 桓仁| 湖北省| 靖宇县| 宁化县| 准格尔旗| 宣武区| 晋城| 宁南县| 万荣县| 太白县| 平武县| 通河县| 读书| 沙坪坝区| 韩城市| 车致| 沈阳市| 陈巴尔虎旗| 福清市| 怀宁县| 内江市| 毕节市| 绥滨县| 新乡市| 苍山县| 卓尼县| 临夏市| 高密市| 湘潭市| 布尔津县| 若尔盖县| 天津市| 玉树县| 开封县| 应城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