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

佛法知識

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!(三稱)

無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萬劫難遭遇,我今見聞得受持,愿解如來真實義。

阿彌陀佛!

南無:讀作“拿摩(nā mó)”,是皈依的意思。

偈:讀作“記”,也叫頌,或偈頌,是一種類似于詩的體裁,一般四句為一偈,每句字數固定,有四字、五字、六字、七字不等。

開經偈:是誦經講法之前,講聽之人共同要誦的一個偈子,傳說是武則天所作,即:無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萬劫難遭遇,我今見聞得受持,愿解如來真實義。

無上:佛法是成佛的方法,沒有任何的法是可以超越其上,故叫無上法。

甚深:佛法浩瀚無量,博大精深,如無邊、無底,深廣皆不可測量之大海,。

微妙:成佛之法極其微細、精妙,是釋迦牟尼佛成佛的體驗,是實證之法,從佛祖心中自然流出。

阿彌陀佛: 阿:無。彌陀:量。佛:覺。阿彌陀:無量。阿彌陀佛:無量覺。

阿彌陀佛有另外兩個名號:無量光、無量壽。

無量光:光:表空間,也表智慧。無量光:表述宇宙,空間無量;也表一切眾生皆本來具有無量的智慧,而十方諸佛,已經圓滿證得一切智慧。

無量壽:壽:表時間,也表壽命。無量壽:表述宇宙,時間無量;也表一切眾生皆本來具有無量的壽命,而十方諸佛,已經徹底斷除分段生死和變異生死,成就了最究竟圓滿的無量壽。眾生由于無明,由于妄想執著,由于業力,未能脫離分段生死,只知道極其有限的時空,被有限的時空所局限,本來的無量變成了有量;本具的無量智慧,也沒有能充分地開發利用。八地以上的菩薩雖然斷除了分段生死,但仍然有不可思議的變異生死。唯佛二死永亡。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下午5:22
下一篇 2024年5月17日 下午5:37

相關推薦

  • 三法印(二)

    二、諸法無我: 所謂‘法’就是東西有一定的相貌,保持一個時候,讓我們感受到它的存在,稱為法。‘諸法無我’告訴我們在世間的一切事物中,找不到一個‘我’的存在,所以佛說‘無我’。‘諸法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
  • 出離與虔誠(三)

    佛教典籍中經常提到信心和虔誠的必要性。在佛法中,這并不是盲目接受任何事物。“懷疑”與“發問”是發展真正信心與虔誠的優良基礎,應該培養這種基礎,而不是加以抑制。尤其在開始階段,忽視你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
  • 放生物命要注意哪些

    放生是門學問,初發心放生人士,可委托有經驗的,放生前輩指導,并參加其放生活動,從中學取經驗,漸漸地自己便可,隨緣隨力放生,自利利他并廣為提倡。在此!放生應當注意以下幾點: (一)放…

    2024年10月28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二、修集涅槃法緣 聲聞乘人,目的在證得解脫生死的般涅槃法。但一個有情從發心到證得究竟般涅槃,極速也需要經過三生,至遲則須六十劫。經三生是:第一生最初趣入資糧道,第二生修加行道,第三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三十五) 問:為什么依根境建立處,而不依六識立處呢?《對法述記》以兩義解答,第一義以界處相待義作解釋,即能持各界,根境能持六識,六識亦能持自己的自體,根境識各有能持義,故界立十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四禪八定與滅盡定

      一、各種禪定的差別: 佛教很注重戒、定、慧三無漏學。任何人若想修行,首先必須持戒。如果連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話,要想解脫是很困難的。持了戒后要修定,因為平時我們的心很散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
  • 什么是‘佛法’?

    佛學中所謂的‘法’,并不是人們所理解的什么法規法令的那個意思中的‘法’,在佛學的義理中,‘法’是泛指一切的事和理,及其產生、消亡的內在外在之原由。那么,從這 個角度講,世法范疇中的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6日
  • 聲聞果與佛果

    (二)、三明: 宿命、天眼與漏盡三通在斷除煩惱的阿羅漢才可稱為三明。此三明是以智慧證得徹底究竟,清楚的知道是怎么一回事;而‘通’只不過有此種能力罷了。 (1)、宿命通:具有三明六通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四) 以上所說減緣減行最后觀留欲界苦諦下一非常行相擬入見道,僅是舉例而言,實際入見道時,雖然都是從苦諦下一行相悟入,但由于修行人根器有異,所觀留的行相亦有所不同。依《毗婆沙論》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六、諸門分別 蘊處界的名義等,已如上說,但三科中還有很多的差別意義應該分別,故諸論中在說了蘊處界的名義之后,總有諸門分別一科。如《瑜伽師地論》五十五、五十六兩卷中,以五十八門分別: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
發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安达市| 泽库县| 东兴市| 广昌县| 北碚区| 安陆市| 天全县| 宁明县| 永德县| 兴山县| 天柱县| 武定县| 黑龙江省| 揭西县| 黔江区| 中江县| 泸州市| 龙里县| 保山市| 梅河口市| 定陶县| 奈曼旗| 思南县| 揭西县| 甘泉县| 老河口市| 特克斯县| 枣阳市| 时尚| 富锦市| 北流市| 平原县| 和平县| 沙河市| 抚宁县| 仙游县| 台东县| 久治县| 濮阳市| 南召县| 隆德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