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

命運詳解十八法——如何獲得福報(一)

(一)福報代表這一生當中的經濟環境,有福報的人做任何事都很順利;沒有福德,做任何事都會遇到困境,經常一籌莫展,所以福報的熏修很重要。中國有句俗話,「大樹底下好遮蔭」。一棵樹枝葉茂密,樹蔭愈大,就能容納許多人在樹下乘涼遮蔭;相對的,如果大樹沒有了,眾人也就失去了庇護。就家庭而言,家長沒有福報,家庭就很苦,小孩要念書、做任何事都很艱難。公司也是一樣,公司的負責人沒有福德因緣,這個公司就很難發展,員工也很苦。相反的,如果負責人有福,就能庇蔭眾多的員工;福報大,所庇蔭的人就更多。

中國人常說,福祿壽三星高照。福是福德、福報,祿是官職、位階、月俸,壽是壽命長遠;福祿壽都具足,這一生無論做什么事都能很有成就;否則,這一生都是坎坷,諸事不順。

 

(二)中國人常說,福祿壽三星高照。祿就是官位、爵位、職位,有官位的人就稱為有祿位,執事便是一種祿位。福是生活的經濟能力,生活所享用的種種都是福報。壽,壽命要長遠,身體要健康,這就屬于壽。福祿壽齊全,能有這三樣就很歡喜了。現代的人覺得福祿壽還不夠,還要加一個喜,要多生貴子才是喜,都是在歡喜當 中也是喜,能雙喜臨門就更喜。而這些都要靠我們平常努力,因為這是一種果報。人人都歡喜這種果報,可是多數人只知道在果上去祈求,而不知道在因當中去努力。

 

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;眾生看到不好的環境、壞的果報,只想趕快逃避,希望得到一切好的事情。菩薩則不然,菩薩知道遇到好事情是過去種的因,現在更要在好境界當中加倍努力;遇到困難、遇到壞的事情,也是過去所種的惡因,就要慚愧、懺悔,面對現實去突破,這就是菩薩的智慧。如果每一個人都愿意從因當中去努力,未來一定可以達到福祿壽喜,成就好的果報。

(三)  佛法講,不但要修福德,還要修智慧。一般人會認為 有吃、有住、有玩就夠了,為什么還要修智慧?智慧就是正知正見,假使有福報卻沒有智慧,就不知道如何去運用福報、累積福德,福上增福。社會上也有一些很富有、卻缺乏智慧的人,他們以放縱的方式在享用福報,拚命地追求,甚至于造業、犯法。事實上,就算是逃避了法律,僥幸得到了財富,最后還是沒有好結果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智慧非常重要。有錢時,知道運用錢財修善法,去培福、造福,不斷地累積福德資糧;有權勢,就要會用權,以權勢造福社會、利益大眾,這就是修善積福。反之,如果運用權利胡作非為,就是在造惡業。

所以佛法告訴我們,一方面要修善法,廣集福德因緣;二方面要修智慧,知道明辨 是非。掌握住這兩個原則,人生就會越走越光明,越來越有福報。如果不知廣積福德,也沒有智慧分辨對錯,一定會遇到許多障礙。無論從歷史人物的遭遇,或是社會上種種現象,都是如此。佛法是人生的真理,依照這個真理去做,做一分得一分,做十分就得十分;如果違背這個真理,到處造作惡業,最后終會自食惡果。

 

(四) 「過去因,現在果;現在因,未來果。」佛法不但是真理,而且是真理當中的真理。生命是無窮盡的,人不是只有一生一世,這一生的努力不僅造福這一生,還有來生、還有生生世世。如果認為人只有這一生,就顯得鼠目寸光,淺視短見。

佛的智慧廣大圓滿,洞悉一切因緣;能觀察到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人人都有佛性,所以,要有佛的智慧并非遙不可及,只要深入佛法,從生活上實踐佛法的道理,必定能有所成就。

了解佛法后就知道,人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在無限的時間當中,我們的生命是很長的,有這種認知的人絕對不會自尋短見,因為知道人并非死了即一了百了。而且,生命的空間也很廣大;佛經里面講,東西南北上下、十方世界,都在我們這念心當中。生命的時間、空間是如此延伸和廣大,能夠體悟到生命的無量,心就能得到自在。

 

(五) 佛法講人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世,明白此理,便能體會生命中時間與空間的無量、廣大。一般人不了解,去看相、算命,推算今年流年不利,東方不能去、南方不能去、北方不能去,生存的空間越縮越小。佛法則告訴我們,只要朝著修福、修慧的方向和去努力,福德和智慧具足,就有無窮盡的時間、空間可發展。

有的人對這個道理半信半疑,或者根本就不相信,以為人死了就沒有未來。有這種觀念的人,只看到現在,看不到未來,目光短淺,因此心量也就越來越狹小。要擴大心量,就必須要從知見上來端正,胸襟廣大,人緣才會廣大,事業才會擴大。

人的福報非常重要,有福報的人不會短命,也不會遭難。如報紙上曾刊登,在一次大型空難前,有一個人本要搭乘這班飛機,但是他的名字排不上去,這個人再去爭取坐這班飛機,結果航空公司安排他坐另外的小飛機到目的地,當時這個人心里覺得不舒服,但只能無奈接受。不久后傳出空難的消息,他才知道自己很幸運,沒有搭上這班死亡的飛機。一般人會認為這是巧合,其實在佛法來講,這個世界上的點點滴滴、所有一切,都在因緣果報中,依此道理慢慢去觀察,會發現任何事情都是如此,佛法的確是亙古不變的真理。

(六) 這個世界,一切法相都是因緣和合而成。修善法就是善因,善法成就,就是善業,善業成就,一定得到福報,因緣果報的道理是絕對的。就佛法來講,修善法可以改善自己的命運。一般人喜歡找人改命、改方位、改風水,其實一切皆有因緣果報,想靠他人來改變自己的命運,這種作法便流于胡涂、顛倒。想要改變命運就要從修善法做起。

歷史上,宋太祖趙匡胤派大將軍曹斌去攻打四川宜 濱縣,臨行前,陳摶仙人告訴曹斌:元帥你是中年得志,但是晚年不好,你可以多做一些善事改變命運。曹斌到了宜濱縣之后,打了勝仗,城里的百姓、士兵全都投降。當時曹斌的參謀建議,關起城門,將所有的百姓、軍人都集中在城里,然后放火燒城,以絕后患。曹斌想起陳摶仙人的勸告,不但沒有放火燒城,還下了一道命令:城里百姓的生命財產,所有士兵不能奪取一分一毫。對于戰俘,不可以損傷、不可以殺害;戰俘如果愿意留在宜濱,劃分田地供其開墾;想要回自己家鄉的,就發放路費,讓他回家。這個政策頒布下來,所有宜濱的人對曹斌大元帥都十分感激。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6月2日 下午7:13
下一篇 2024年6月2日 下午7:15

相關推薦

  • 五方佛

    五方佛代表五種智慧,五方佛各住一方,依愿修行,最終都修成了菩提正果,并稱五智如來。佛認為:修行人僅僅依靠念誦咒語和觀想曼陀羅,仍然不能達到即身成佛的境界,還需要五佛禪定代表的五種智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七、于食知量,《偷伽師地論》第二十一卷說:‘云何于食知量?謂彼如是守諸根已,以正思擇,食于所食;不為倡蕩,不為驕逸,不為飾好,不為端嚴,食于所食。然食所食,為身安住,為暫支持,為除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下面再看順觀十二因緣(十二有支): 1、無明緣行:由有如是無明故,緣于如是無明,而有六識心造作種種善、惡等有記業之行支。 2、行緣識:緣于行支之善惡業故,便有業種必須轉入來世報償,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為什么有時好人不得好報?或好心不得好報? 首先、人們對好人、好心的概念很模糊。好人的最低標準,應該是受持五戒,即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,因為受持五戒是得人身的基本條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三十六) 三、十八界 十八界就是:眼界、色界、眼識界,耳界、聲界、耳識界,鼻界、香界、鼻識界,舌界、味界、舌識界,身界、觸界、身識界,意界、法界、意識界。眼等諸界及色等諸界如十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什么是出離心(三)

    從前有一位師父,認為自心生起出離心,因為,他看了很多關于出離心的書,從理論上了解出離心,就不是那么在乎世間上的很多事情,他經常給別人講,到了無我的境界,就是所謂大空性的境界,很舒暢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7日
  • 什么出離心(一)

    出離心是佛法專用詞,佛經里講的出離心就是取出世間的妄念,遠離世間的煩腦之事,故被稱為出離心。可是多數佛教徒認為出離心就是遠離世間法、厭惡輪回之事、日月追求解脫之道。若是這樣理解也沒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7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十一、清凈諸蓋,《瑜伽師地論》二十一卷說:‘云何清凈諸蓋?謂彼如是住阿練若,或復樹下,或空室等,于五種蓋凈修其心,所謂貪欲、嗔恚、昏沉睡眠、掉舉惡作、及以疑蓋。從彼諸蓋凈修心已,心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丁、所皈依的正體 上面已經說真正的皈依處,唯有佛法僧三寶。這里應該指明所皈依的主體,使我們明確的了解正所皈依的三寶體勝。在大小乘的經論中,說到所皈依三寶的主體時,都說皈依佛寶,是皈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放生增福報四個環節需知道

    許多人都期望通過放生積福積德, 增長福報,免災免難。于是,每個月的初一、十五或佛菩薩圣誕日,就會有不少佛弟子、善男信女三、五結伴,或以家庭為單位,或多人聚集起來,到市場上購買一些水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10月29日

發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泰安市| 青河县| 陆良县| 儋州市| 洪泽县| 玉田县| 奇台县| 新乐市| 承德县| 门头沟区| 平顶山市| 吉林市| 通山县| 六盘水市| 大足县| 团风县| 苍溪县| 汝城县| 襄汾县| 大冶市| 宜都市| 台东市| 邯郸县| 子长县| 曲靖市| 滦南县| 资源县| 东源县| 闽清县| 珲春市| 乡宁县| 永川市| 土默特右旗| 镇坪县| 调兵山市| 随州市| 萨嘎县| 温州市| 临颍县| 靖西县| 普宁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