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

業力與輪回(一)

 

一、業的定義

古印度語稱為竭摩,梵語(Karma),巴利文(Kamma),中文翻譯為‘業’。業有三種含義:一者、造作;二者、行動;三者、做事。在佛陀未出世之前的古印度,人們對業的解釋為‘做事情’。他們認為因為有欲,故有種種的欲向與欲望,我們的意念就有意志與方向,因為有欲向就會造業,有業故有果報。佛教用語中的‘業’特別有‘造作’之意。我們起心動念,對于外境與煩惱,起種種心去做種種行為。行為可分為身,口,意:用身體去做,用口去講或心里在想,這些都是行動,稱為造作,也稱為業。這樣的一個造作過程,就會招感到將來的果報,從果報來看它的原因,就有所謂業的因;從業的因到業的果報,就有所為的業力,既是說由業力與外緣配合形成果報,就是所謂的業力。

1、業因:我們再造作時,所做的行為,以及所做的事,稱為業因。然而真正的業因是煩惱,如果沒有它,我們就不會造作,故煩惱才是造作(業)的真正之因。

2、業力:我們造作的行為會形成一股力量,將來使我們承受各種果報。比如說我們罵人一分鐘,這一行為(業因)一分鐘后就已消失,但他有力量存在著,到將來有因緣時,它就形成果報,此稱為業力。業力本身沒有控制者,沒有主宰者,是行為本身形成的力量。比如說天下雨,大地自然被它淋濕,它有一股令草木旺盛的力量存在著;我們造作各種行為之后,自然會形成一股力量,將來我們就得要承受各種果報,此為自然界的現象。

3、業果:既是業報。我們過去造業,因緣成熟,就形成果報,稱為業報。有了業因,就形成業力,但未必既有果報,因為業力形成果報,要依賴外在的因緣來引發,所謂因緣成熟,既是業力(一般人所說的業因)與眾緣配合,而形成果報的;如果沒有眾緣,就不可能形成果報。故經中常說:‘若經千百劫,所作業不亡,因緣會聚時,果報還自受?!@是佛教中一個很著名的偈語,它的意思是:我們所做的行為(業因),形成了業力,它需要眾緣來引發,才會形成果報。如果業因沒有形成果報,它的勢力可延續到千百劫之久,等到因緣會遇成熟時,我們必定要承受那個果報。

二、業的分類:業可分為很多種類。

1、以身,口,意三業來分。

(1)身業:身體的行動是一種造作,故身體的行為就是身業。

(2)口業:用心驅使口講話,是一種行為造作,故講話是口業。

(3)意業:我們的思想,也是一種造作,故驅使心去思維事物,就是意業。身,口,意三業的真正造業的主因是意,也既是我們的心。故有身,口業,必然會有意業存在,有意業未必有身,口業。

2、以業的性質來分。

(1)善業:我們造作的一切行為,事情,將來會形成好的果報。

(2)惡業:我們造作的一切行為,事情,將來會形成惡的果報。

(3)無記業:我們造作的一切行為,它不是善的,也不是惡的。比如走路,扒癢,這其中無善亦無惡,那只是你身體癢,就很自然,很習慣的扒了一下,這就是無記業。有人說無記業沒有果報,這是不正確的,大乘佛教認為,無記業是有果報的,比如說,在一起飛機意外失事的事件中,當時機師并沒有生起殺害搭客之心,但是當一些搭客在命終時,可能生起嗔心,怪罪于機師,認為這是他的疏忽所致,將來那位機師就可能要受到果報。善惡是指我們的心起善或起惡心而言,但有時候并非完全如此。我們有時候會因為愚癡而起善心造惡業。比如說,有人病的很痛苦,你起善心殺了他,殺人是惡業,以后要受惡的果報,但你卻以為幫他脫離苦海,解脫了。依佛教的因果業報來說,這只是使他要受的病苦,延遲到下一世罷了。所以善惡業有時候并不因為我們的心是善或惡,而是要以果報來決定才是最正確的!

3、以共業與不共業來分:

(1)共業:我們造一些業,互相影響,關系密切,大家一起受果報,稱為共業。

(2)不共業:我們造一些業,只影響個人的身心,個人受報,稱為不共業。每個人的身心都是不共業所形成的果報,比如我們內心的思維,別人是不能和我們共同享用的;有比如我們共用佛堂來聽聞佛法,同住在新加坡等,此皆是我們的共業。但共業中有不共業,比如新加坡人有不同的家庭,每個人享用自己的家庭物資,享受自己的家庭生活,這就是共業中的不共業,他們造了某些同樣的業,共業組織家庭,就生活在一起,那就是共業。

4、以定業與不定業來分:

(1)定業:有些業的‘果報’與‘受報的時間’都以肯定,稱為共業。比如殺人,果報是將來墜入地獄,稱為報定;如果墜入地獄的時間也肯定,稱為定業。如果墜入地獄的時間不肯定,稱為不定業。在佛經中說,殺父母親的業是逆罪,死后下一世必定墜入地獄,稱為定業。

(2)不定業:有一些業的‘果報’與‘受報的時間’都不肯定,稱為不定業。經常聽說拜佛懺悔消業障,如果我們有深入經藏的話,就知道佛陀有三不能,其中一項就是‘定業佛不能轉’比如殺父殺母,定業不能轉,今生死后必定墜入地獄,任有你怎樣拜佛懺悔,都無法改變它的果報。但是不定業就不同,可以通過拜佛懺悔,修行來改變它。所以有許多人想靠懺悔來把一切的業消滅掉,這是不可能的。有些定業沒辦法轉,一定要受報,那佛陀不是很差勁,沒有能力嗎?那也不是這樣說,佛世時有一位阿? 世王,他殺父篡位,后來懺悔皈依佛教,在他死后,墜入地獄,但是很快就脫離地獄之苦,這是因為他遇到佛陀,皈依三寶,求佛懺悔等種種善根因緣,是他的定業有如此的改變,但‘墜入地獄’的這一定業一定是要受的。

5、以引業與滿業來分:(1)引業:我們造了某些業,可是今生死后到六道中的某一道出世,稱為引業。

(2)滿業:我們投生到某一道,必須要有一些業報,使這一生的業報完滿,稱為滿業。我們今世做人,就是過去世造了投生到人道中做人的引業,但每個人的果報都不一樣,所以除了引業之外,還有其他的業,這種種業與引業配合起來,才圓滿我們這個人生,這些業報,稱為滿業。又比如我們造很大的善業,可升天,享受天上的果報;如果造了很大的惡業,也可使我們墜落到地獄中受苦,這就是引業,但墜入地獄的每個眾生的業報有不同,此為滿業。業的分類很多,現在只講這些,它們之間都有關系,比如身口意三業,有分善惡與無記,就是說身業有善惡與無記,口業有善惡與無記,意業有善惡與無記。身業有共與不共業;口業有共與不共業;意業有共與不共業,它們之間都有關系。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21日 下午5:55
下一篇 2024年5月21日 下午6:01

相關推薦

  • 什么是‘佛法’?

    佛學中所謂的‘法’,并不是人們所理解的什么法規法令的那個意思中的‘法’,在佛學的義理中,‘法’是泛指一切的事和理,及其產生、消亡的內在外在之原由。那么,從這 個角度講,世法范疇中的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6日
  • 什么是出離心(二)

    什么叫做出離心?傳統的說法,出離心的基礎是厭世,就是討厭世間法,實際上,厭惡厭煩的心態是一種煩惱。原因是各種各樣的,根本的原因是太在意了,厭世就是你太在意世間的法,所以你討厭,厭世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7日
  • 死亡因緣的三種類型

    按《瑜伽師地論》,死緣可以分為三類,就是壽盡死、福盡死和未舍不平等死?:唐譯為不避不平等死。   一、壽盡死  壽盡死者,謂如宿業所引壽量,一切罄盡而死,是為時死。   所謂壽盡而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
  • 出離與虔誠(二)

    生起出離心,并不須要剃光了頭到廟里去——對某些人這是個好方法,但現代生活已經變得太復雜了,大部分的人都不太可能那樣做。隨著世俗生活愈來愈復雜,精神生活就愈來愈墮落。佛陀曾經說過,今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
  • 五戒是良醫

    一、眾生受戒入佛位 ?諸位善男子、善女人:你們發心回山求受三皈五戒;皈戒的目的是要在世間上做一個完美的人;不受戒就不能做完美的人嗎?當然也可以,但功行福德沒有受了戒那樣來得廣大哦,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不生不滅:第一個特點,就是它永存,既沒有開頭,也沒有結尾。因為它正是萬事萬物的源頭。因為永存不滅,所以它真實。而世間的一切法,都是有生有滅的。生和死的概念,在世間法里,本來就是對立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
  • 業力與輪回(二)

    三、業的活動: 我們造業后,來世要受果報,它們的活動過程是怎樣的?其實,業的活動就是我們生死輪回的相續,我們日復日年復年的生活著,這就是業的活動。我們在受業報的過程中,又再造新的業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九) 如上所說,一來向中斷欲界修惑三四品的,名為家家。為什么沒有斷一品、二品、五品修惑立名為家家的呢?其理由是:一來向人在斷煩惱的進趣中,必無有只斷一品二品不斷三品的中間而有生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六、與三學相攝:十波羅蜜多與戒定慧三學互相攝持者,如《成唯識論》卷九說:‘戒學有三:一、律儀戒,謂正遠離所應離法。二、攝善法戒,謂正修證應修證法。三、饒益有情戒,謂正利樂一切有情。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第四節 四諦 佛陀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以后,最初在波羅捺斯城外鹿野苑說四諦法輪教化五比丘,令他們觀察世出世間的因果道理,而知苦、斷集、證滅、修道。五八聽聞了這四諦法門,漏盡意解,成阿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
發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桂东县| 淮北市| 莱西市| 阜南县| 手游| 新田县| 渭南市| 普安县| 崇仁县| 张家川| 洞口县| 三穗县| 南郑县| 凤城市| 太仆寺旗| 杭州市| 深州市| 宁南县| 肥西县| 大化| 化州市| 青龙| 柳州市| 河北区| 饶平县| 抚顺县| 亚东县| 合作市| 布尔津县| 龙陵县| 刚察县| 桃园市| 洪雅县| 瓮安县| 漳州市| 堆龙德庆县| 资溪县| 永登县| 高碑店市| 红安县| 措勤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