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

佛法知識

關于小乘與大乘:

乘,車之義。小乘即小車,只能自坐或乘坐少數人;大乘即大車,可以乘坐很多人。小乘指聲聞乘和緣覺乘,大乘指菩薩乘和佛乘。

小乘:只能乘坐少數人的小車之義,只是自度,不發大愿度他,有聲聞、緣覺兩種。但遠超凡夫、外道。外道并不是貶義詞,只是說他們不是佛道。小乘的修行人開悟時,即斷除我見、疑見、戒禁取見之三縛結,證得初果須陀洹;悟后起修,歷經二果斯陀含、三果阿那含,逐漸斷盡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之五根本煩惱,則證得四果阿羅漢。初果、二果、三果為分證,四果為滿證。緣覺的解脫果位,名辟支佛。阿羅漢和辟支佛,都只是小乘聲聞、緣覺證得解脫時的果位名詞,連菩薩都還稱不上,所以更不是佛。但他們已是出世間的圣人,如誹謗出世圣人,則有無量罪過。

大乘:可以乘坐許多人的大車之義,不但自度,而且發大愿度他。修習大乘法并受了菩薩戒的,就可以稱作菩薩。大乘的法,是成佛的法。為了生生世世隨佛修學,菩薩永不入無余涅盤,八地以前的菩薩還要有意留一點點煩惱,以潤來生,叫作“留惑潤生”。大乘菩薩不僅僅是要使自己開悟、解脫、成佛,更要幫助眾生開悟、解脫,走上成佛的道路,所以叫大乘。

佛法可總結為一百個法,分為五大類,叫五位百法:

一、心王法:有八個識,也叫八大心王,即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、末那識、阿賴耶識。

二、心所法:共有五十一個,是與心王共行的法,如臣佐王,全稱為心所有法,有六類:

1、遍行心所法,有五個:觸,作意,受,想,思。

2、別境心所法,也有五個:欲,勝解,念,定,慧。

3、善心所法,有十一個:信、精進、慚、愧、無貪、無嗔、無癡、輕安、不放逸、行舍、不害。

4、煩惱心所法,有六個: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、惡見。

5、隨煩惱心所法,有二十個:忿、恨、惱、覆、誑、諂、憍、害、嫉、慳、無慚、無愧、不信、懈怠、放逸、昏沉、掉舉、失念、不正知、散亂。

6、不定心所法,有四個:睡眠、惡作、尋、伺。

三、色法:有十一個,即五根,六塵。

五根:眼根、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身根。

六塵:色塵、聲塵、香塵、味塵、觸塵、法塵。

四、心不相應行法:有二十四個:得、命根、眾同分、異生性、無想定、滅盡定、無想報、名身、句身、文身、生、住、老、無常、流轉、定異、相應、勢速、次第、時、方、數、和合性、不和合性。

五、無為法:有六個:虛空無為、擇滅無為、非擇滅無為、不動無為、受想滅無為、真如無為。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17日 下午5:40
下一篇 2024年5月17日 下午5:42

相關推薦
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三苦是苦苦、壞苦、行苦: 1、苦苦:純粹的受苦,如被打,牙痛等皮肉之苦以及精神上受煎熬等等。 2、壞苦:指的就是凡夫所認為的樂,因為其樂并不能常保,所謂樂的感覺很快就會過去,過去之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我見:我見、我執是生死輪回的根本原因,而我見是首要原因,因為我見不斷,就根本談不上斷我執。所以斷我見是修行的頭等大事。我見,就是認為有一個自我存在,而事實,是決定無我。認為有我,既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什么是出離心(二)

    什么叫做出離心?傳統的說法,出離心的基礎是厭世,就是討厭世間法,實際上,厭惡厭煩的心態是一種煩惱。原因是各種各樣的,根本的原因是太在意了,厭世就是你太在意世間的法,所以你討厭,厭世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7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九) 如上所說,一來向中斷欲界修惑三四品的,名為家家。為什么沒有斷一品、二品、五品修惑立名為家家的呢?其理由是:一來向人在斷煩惱的進趣中,必無有只斷一品二品不斷三品的中間而有生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侵損常住的罪最重

    這個常住,就是寺院。什么叫「侵損常住」呢?侵損常住什么東西呢?飲食,吃的東西;財物,常住的財物。所以沒有出家的人在廟上住,一定要給供養的。你沒有給供養,譬如住了幾天,或者住了一個時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如何學習佛法?

    我們接觸佛教,聽聞佛法,誓愿皈依三寶,自稱“學佛”多年,也明白修行學佛應當要勇猛精進,好好學習。但是為何卻常常感到力不從心,或是所聽聞及所學習 的“佛法常識”,在生活中似乎都不太派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2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不生不滅:第一個特點,就是它永存,既沒有開頭,也沒有結尾。因為它正是萬事萬物的源頭。因為永存不滅,所以它真實。而世間的一切法,都是有生有滅的。生和死的概念,在世間法里,本來就是對立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
  • 日常生活修行(六)

    (十)穿新衣 穿新衣服,特別是穿名牌新衣服的時候,可以念誦咒語:嗡梭巴哇悉朵沙爾哇達摩梭巴哇悉朵吭。即一切法都是空性的意思。同時觀想衣服也是空性,然后從空性當中產生一個供品的種子字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
  • 放生增福報四個環節需知道

    許多人都期望通過放生積福積德, 增長福報,免災免難。于是,每個月的初一、十五或佛菩薩圣誕日,就會有不少佛弟子、善男信女三、五結伴,或以家庭為單位,或多人聚集起來,到市場上購買一些水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10月29日
  • 佛教十善

    十善包括 一、不殺生而行放生 二、不偷盜而行施舍 三、不邪淫而修梵行 四、不妄語而說實言 五、不綺語而說質直語 六、不兩舌而說調解語 七、不惡口而說柔和語 八、不貪而修不凈觀 九、…

    2024年11月7日

發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十堰市| 琼结县| 金秀| 怀柔区| 资源县| 云龙县| 东阳市| 柳林县| 冷水江市| 南昌县| 儋州市| 台中市| 申扎县| 黄大仙区| 阳信县| 格尔木市| 永定县| 阿勒泰市| 乐安县| 疏附县| 灵石县| 伊吾县| 临颍县| 铜川市| 惠水县| 东丰县| 太仓市| 泸西县| 博野县| 盐山县| 雷波县| 宜宾市| 通山县| 谷城县| 平武县| 丹东市| 岑溪市| 石家庄市| 资溪县| 且末县| 清苑县|